□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
“一个人来南京旅游被陌生人送了件外套,被这个姐姐感动到不行,南京人民真的太好了!”10月14日,来南京旅游的雒苑婷在社交平台上的一条分享,不仅迅速找到暖心助人者,更在评论区掀起了一波“南京式温暖”的互动热潮。
记者通过社交平台联系到发帖者——独自一人来南京旅游的24岁甘肃姑娘雒苑婷。她回忆,10月13日下午,她身着单薄的裙子在夫子庙附近游玩,突如其来的降温让她瑟瑟发抖,于是跟着导航想要找一家服装店购买外套,却在老城南饮马巷附近纵横交错的窄巷中迷了路。
“真的很绝望,当时我还在打车,手机电量标志变成了红色,显示仅剩2%的电,司机给我打电话说找不到地方。”雒苑婷说,她在原地犹豫了好一会,看到附近有一家房产中介门店,里面坐着一位很面善的女子,于是鼓足勇气走了进去,开口问道:“请问……能借个充电器吗?我手机快没电了。”
店里坐着的,正是后来雒苑婷发帖寻找的王芳,当时她立即起身,翻找一阵后,发现没有匹配的充电线,抬头看见雒苑婷只穿了一条裙子,二话不说,从旁边取出一件外套,连着购物袋一起递到雒苑婷手中。
“快穿上,别着凉了。”王芳听说雒苑婷是一个人来南京旅游,不由分说地给她穿上外套,又仔细叮嘱,“南京这天气说变就变,你们游客不知道厉害。这条巷子有点偏,我送你上车。”
当时走得匆忙,没留下对方的联系方式,甚至都没注意看店名,已经返回甘肃的雒苑婷始终惦记着这件事,“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南京有多好!”10月14日,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自己遇到的暖心故事,并通过隔壁的螃蟹店老板,与帮助自己的王芳取得联系。沟通中,雒苑婷提出要将外套寄回南京,还表示想寄家乡特产以表感谢,但均被婉拒。王芳说:“就是举手之劳,没必要这么麻烦。”
而当记者联系到王芳时,她非常惊讶,并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我相信换作任何一个南京人都会这么做的。”
王芳是一名在附近工作了20多年的“老中介”,位于饮马巷的门店不大,但整洁温馨,送给雒苑婷的则是她自己用来御寒的外套。再次提起这件事情,她仍然觉得是一件非常微末的小事。“南京是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来这里旅游的游客很多,在老城南的门店里,时常会遇到需要帮助的游客,一杯热水、一根充电线等,都是举手之劳。”王芳说,她和家人去外地游玩,也被别人温暖过,这是相互的爱的传递。
翻看雒苑婷的发帖评论区,一众网友更是集体“送温暖”:有人急切追问店铺的具体定位,要和大家一起把这份善意“盘个明白”;有人热情邀约“下次来南京一定找我当向导”;更有网友直接发出“定居邀请”,直言“这么有爱的城市,留下来才不亏”。而雒苑婷也在评论区留言:“南京人民太好了!下次一定还要来!”
“这是我收到的最温暖的外套,它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是南京这座城市带给我的温暖。”雒苑婷说,这是她旅行生涯中最珍贵的纪念品,一定会好好收藏,记住南京的每一个温暖细节。
从街巷间陌生人的一件外套,到社交平台上全网网友的暖心互动,这个发生在南京的小故事,如同温暖的火种,既点亮了城市的人情味,也让南京人的憨厚热忱,通过网络传递到了更多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