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上山大字·盲文版诞生记——当汉字被触摸,阅读便有了温度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一场特殊的捐赠仪式在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中国原创儿童汉语分级读物《小羊上山》将其第二批印制的大字·盲文版,无偿捐赠给全国十家图书馆。仪式结束后,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小羊上山》执行主编许立春。这位被誉为“让孩子爱上中文阅读的领路人”的出版人,谈及新书背后“从看见到摸见”的理念时,眼神里闪烁着坚定而温暖的光。
《小羊上山》执行主编许立春
“我们欠他们一个平等的起点”
记者: 许主编,众所周知《小羊上山》在普通儿童阅读领域已取得巨大成功。是什么促使您决心要无偿捐赠版权给中国盲文出版社,做出《小羊上山 大字·盲文版》?
许立春: 当我还在研发《小羊上山》的第1级和第2级时,基于我的儿童教育学的专业背景及做这套书时的各种策划理念和执行把控,我相信《小羊上山》是能够帮助每一个孩子轻松学会识字和自主阅读的。而这句话,其实就印在每一本《小羊上山》的故事书上,是我们的使命宣言。
但既然是“每个孩子”,哪怕这套书一上市就获得了无数孩子和家长的肯定和喜爱,我们能说做到了吗?不能,只要《小羊上山》没有盲文触摸版问世,就不能算做到。因为视障孩子,不能因为看不清或看不了普通版本的书,就被排除在外;因为这个群体也有上千万,他们需要阅读,视障儿童也需要分级读物去一级一级地轻松学习阅读。
我们欠他们的,不是一个个故事,而是一个平等的、可以自己拿起“武器”去获取故事的起点。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这束光,不能避开成百上千万的视障儿童。我坚定地将全部版权无偿捐赠给盲文社做大字·盲文版,就是要践行我们的使命:帮助每一个孩子。
《小羊上山儿童汉语分级读物 大字·盲文版》部分书籍
“最大的困难是不能想捐多少捐多少”
记者: 据我们了解,盲文出版物成本极高,制作不易。这套大字·盲文版在上市之前,遇到了哪些困难?
许立春: 别看我做了十几年的童书编辑,直到《小羊上山》要开始制作成大字·盲文版时,我才发现,我对盲文版的制作一无所知。盲文书,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完全陌生和无知的领域。
首先是对起印量的无知。我们普通书,起印量少则5000册,多则几万册,哪怕几十万册也有。但是盲文版的图书,起印量是多少呢?
我们捐赠版权时,就提出等书印好后要购买一些拿来捐赠。我和青葫芦的董事长林柄洋先生就商量,那捐赠多少呢?1000套够不够?结果一问盲文社《小羊上山》的责编包国红老师,才知道,盲文版的图书,起印量一般只有几本,十几本!别说1000套了,就算我们想捐赠100套,可能几年都做不出来!
最终《小羊上山 大字·盲文版》的起印量算是小小突破了一下,首印40套!这里面我们订购了10套用来捐赠给中国盲文图书馆。而这个首印量,用了至少一年半的时间才陆续制作完毕入库。所以,对于捐赠盲文版,最大的困难是制作的量大不起来,不是你想捐多少就捐多少的。
其次,是对印制周期和制作成本的无知。我们普通的书,从平装到精装再到立体书,一本书的制作成本一般需要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平面书的印制周期是两周左右。就算是需要很多人工去粘贴组合的机关复杂的立体书,40天到两三个月也就可以了,而且是上万册的量。
然而!我们和盲文社合作下来才知道,哪怕是一二十本的盲文书,从覆膜、做盲文点到印刷完毕,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多!而成本呢?即使有国家基金的资助,一本《小羊上山》这样30多页的书,成本也在80-160元不等。所以一套1-5级50册的《小羊上山 大字·盲文版》,购买的话需要五千多元!
这样的价格,还是基于版权免费、盲文社没有盈利、国家基金资助等多重托举之下。这样昂贵的盲文书,普通视障儿童的家长,根本买不起。只能依托于全国各地的视障阅览室和特殊教育机构的采购,从而让视障孩子可以免费借阅。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第一次捐赠,是捐给中国盲文图书馆,这次第二次捐赠,是捐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家图书馆。因为这是目前视障儿童可以读到这套书最便利的途径。
而今天的第二次捐赠,要凑够10套,一套50册的《小羊上山 大字·盲文版》,我们需要耐心等待10个月以上……但这样历经下来,从无知到有点了解,我相信未来总会有解决办法的,只要我们认真去做正确的事,困难都是暂时的。
《小羊上山》儿童汉语分级读物向全国10家图书馆捐赠500册大字盲文版绘本
“从‘看见’到‘摸见’”
记者: 您如何理解这次捐赠活动中提出的“让阅读从‘看见’到‘摸见’”?
许立春: 这不仅是感知方式的转变,更是出版理念的一次“升维”。“看见”是天赋,而“摸见”是权利。当我们把“摸见”提升到与“看见”同等重要的位置时,我们才真正开始践行“阅读平等”。
这套书的每一个细节都在诠释这一点。比如第五级的《乐乐猜字谜》,书中的汉字谜语通过特殊工艺凸起,让视障儿童能摸到汉字的偏旁和结构,从而能真正理解“字谜”;非虚构的《太阳和八大行星》中,星球的大小通过触感差异呈现,让孩子能直观的知道,木星到底比地球大多少。
可触的设计,本身就是一座桥。它让盲童可以和家人“共读一本书”,让明眼孩子和视障孩子可以拥有同样的科学阶梯,都能一步一步轻松高效的学会阅读,爱上阅读。这才是真正的“融合”,殊途同归。
“他们的笑容,是对价值最好的定义”
记者: 在今天的仪式上,我们在视频里看到视障家长和孩子一起一边读小羊上山一边笑,看到视障儿童自己大声地读出小羊上山的故事。对您而言,这一刻意味着什么?
许立春: (眼中泛着泪光)当我看到一位一年级的视障女孩说“《小羊上山》是我第一次完全靠自己读懂的故事 ”时,我觉得特别满足。她说,以前听妈妈读的故事,很多故事有些地方她听不明白,自己读盲文书的时候,很多词也是读不明白,但读《小羊上山》可以。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小羊上山》是根据高频核心常用汉字编写的,是紧紧围绕孩子的生活日常来创作的故事,是孩子们会接触到,会用到的,所以她就能完全读懂。
视障儿童在阅读《小羊上山 大字·盲文版》
《小羊上山》的核心价值,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实现:它助力了他们的语言发展,点燃了他们的阅读内驱力,让他们体验了独立阅读的乐趣。这位女孩的反馈,是对我们“汉语之‘光’·大字启‘明’”这一理念最生动的诠释。
攀登,永无止境
采访最后,许立春望向窗外。她说,《小羊上山》的意义就在于“攀登”。
“今天,我们只是为视障孩子们铺就了自主阅读的第一级台阶。这条路才刚刚开始。”她郑重地说,“阅读的权利属于所有人。这句话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捐赠,唤起整个行业和社会更广泛的关注与行动。让这束汉语之光,最终能照亮每一个孩子,无论他能否看见。”
正如《小羊上山》书中所蕴含的精神:只要开始攀登,每一步,都离山顶更近一步。责任编辑:韩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