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保定市竞秀区南章村的华融纸厂迎来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国际知名水彩画大师阿尔瓦罗·卡斯塔涅。从机声隆隆的造纸车间,到佳作云集的艺术展厅,阿尔瓦罗·卡斯塔涅的目光一次次被点亮。“不可思议!”他连声赞叹,“这里的专业程度,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兴之所至,阿尔瓦罗·卡斯塔涅铺开一张“宝虹”水彩纸,画笔在纸面轻盈起舞,一幅色彩明快的水彩画跃然纸上,现场响起一片掌声。“纸张的显色性非常出色,运笔流畅,吸水性恰到好处。”放下画笔,他转向纸厂总经理石立明,抛出那个萦绕心头的问题,“为什么你们能造出不输国际大品牌的水彩纸?”
石立明微微一笑。记忆的闸门缓缓打开,将他带回到13年前企业转型之初的那一刻。

10月22日,在保定市华融纸厂,参观者体验版画制作。河北日报记者 寇国莹摄
2012年,保定市华融纸厂还是一家专业生产静电版纸、工业过滤用纸、防伪纸等特种纸的“小而美”企业。年销售额虽稳定在数百万元,石立明心中却始终有份隐忧:“特种纸产品更新换代快,没有哪一款能永远畅销。”他回忆,“我们像不停旋转的陀螺,研发出一款新品,转眼又被市场淘汰。”
转机,出现在一个秋日的午后。
一位中央美术学院的画家朋友来访,闲聊间问道:“老石,你们造纸经验这么丰富,能不能试着生产水彩纸?现在国内用的高端水彩纸全靠进口,就缺咱中国自己的产品。”
一句话,点燃了石立明心中埋藏已久的火种。干了近30年造纸,从机械、材料到化工,他早已熟稔于心。“当时就想,造纸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特种纸我们能做好,水彩纸应该也不难。”更让他心动的,是艺术用纸背后那片广阔而稳定的蓝海市场。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有忠实消费群体”的产品。
说干就干。温水浸泡观察纸张稳定性,显微镜下分析纤维长度和分布,精确检测棉浆含量……2012年11月底,石立明组建研发小组,买来市面上热销的高端进口水彩纸,将国际大品牌作为研发对标物。
初期,他们沿用特种纸的研发思路,聚焦于纸张的物理指标。“我们以为,只要伸缩率、湿拉力、撕裂度等11项主要指标达标,纸就不会差。”6个月后,实验室的检测结果令人振奋:样品所有物理指标,均接近甚至超越了进口品牌。
2013年9月,石立明满怀信心地投入20多万元,启动首次中试生产。2吨成品下线那天,他迫不及待地邀请画家朋友前来“试纸”。没想到,等来的不是赞誉,而是一盆盆冷水——“颜色发灰,不够鲜亮”“纸面不耐摩擦,叠色时起毛”“留白液根本粘不住”……
一连串来自专业人士的批评,让石立明措手不及。最终结论更是扎心:这批纸完全达不到使用要求,只能报废处理。
“那是我造纸生涯中最受打击的一次。”石立明说,那次尝试,不仅投入的资金打了水漂,更让他受挫的是,原本自信的研发思路被全盘否定。
痛定思痛,石立明重新审视这张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水彩纸。它不仅是工业产品,更是艺术家的创作伴侣,必须从艺术家的使用体验出发。
在画家朋友的帮助下,石立明在“我爱水彩”论坛发帖,从东北林海到西南边陲,从西部高原到东海之滨,招募了7位不同气候区的画家担任“试纸官”。“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温度、湿度差距悬殊,纸张必须经得起各种环境的考验。”他说。
第二批、第三批……研发团队根据画家们从各地发回的使用报告,不断调整打浆粗细、棉浆配比、助剂用量等工艺参数。“那时候是真拼,春节都没休息,整个团队泡在实验室。”石立明回忆。
2014年3月底,第八批中试样品终于赢得所有测评画家的一致认可。“吸水性好、显色饱满、耐擦洗……”听着这些评价,石立明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新产品即将上市,首先得有个好名字。起名时,石立明颇费了一番心思。“宝虹”这个品牌,蕴含着他的美好愿景:“宝”既是保定“保”的谐音,也寓意珍贵;“虹”代表彩虹,既有七彩流光之美,也有联接中外艺术桥梁之意。
然而,市场的风浪,比技术攻关更为汹涌。
2014年至2016年,“宝虹”水彩纸年销售额始终在10万元左右徘徊,最惨淡的一年仅有7万多元。加上研发投入,石立明累计亏损已达230万元。
“业内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个产品若连续三年不盈利,就不能再砸钱。”2016年9月,心灰意冷的他决定停产清仓。那一年“双11”,市面上的“宝虹”纸几近断货。
令他动容的是,曾经参与测评的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的画家纷纷来电,鼓励他“一定要挺住”。其实,石立明自己也不甘心。他决定,最后再试一次。
没想到,他谨慎生产的这批价值10万元的货,在“双12”期间销售一空。石立明心中原本熄灭的火苗,“噌”地又重新燃起。
随后,代理商主动登门。北京一家代理商专程驱车赴保定考察,临走时,不仅签下代理协议,还带走3万多元的货,塞满了后备箱和车后座。
从此,“宝虹”水彩纸的销售渐有起色。2017年6月,石立明携“宝虹”纸亮相上海文化用品展,“保定产”水彩纸一经登场,便引发行业关注。那次展会,他签下十几家代理商,那一年销售额突破800万元,终于扭亏为盈。
此后两年,石立明驱车数十万公里,北至佳木斯,南抵海口,东达上海,西到兰州,跑遍大半个中国,参展交流,拓展市场。他们还与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共同起草新版水彩画纸国家标准,取代老国标。到2022年,“宝虹”高端水彩纸年销售额已突破1800万元,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0%。
国内市场的成功,让石立明将目光投向更远的舞台——水彩画的起源地欧洲。
2018年1月,他以普通游客身份参加德国法兰克福文具展,走访意大利、法国等地的画材商与艺术家,捕捉市场脉搏,探寻技术前沿。
“那次考察,让我更加坚定做好艺术用纸的初心。”石立明说,回国后,他拓展艺术用纸的产品线,从水彩纸延伸到素描纸、速写纸、版画纸等十多个品类。
2019年,一位澳大利亚代理商受知名水彩画家罗斯·帕特森委托,专程来中国寻找“宝虹”水彩纸。原来,罗斯·帕特森在中国示范教学时用过“宝虹”,效果出众,特意委托代理商务必把“中国纸”带回澳大利亚。这笔价值2万多美元的首个出口订单,为石立明开拓国际市场注入了信心。
2023年1月,石立明再赴法兰克福文具展,身份已变为参展商。他也是那届展会上唯一参展的中国艺术纸生产商。“如今,我们的产品已覆盖整个欧洲,就连冰岛都有我们的代理商。”他自豪地说,目前“宝虹”纸海外年销售额稳定在600万元以上。
更令人欣喜的是,“宝虹”已在英国皇家水彩画协会、美国水彩画协会等7个海外机构设立以“宝虹”命名的奖项。世界水彩画艺术的创作,与“中国纸”的联系日益紧密。
今年8月3日,来自美国、日本、俄罗斯等10个国家的15位外籍画家齐聚华融纸厂,参加第二届宝虹国际水彩画展。一位玻利维亚的青年画家将现场视频上传至海外网络平台,一夜之间点击量突破7万。中国产的水彩纸,正吸引世界越来越多的目光。
“艺术无国界,但纸张有故乡。”石立明说,他要让世界看见,最好的水彩纸,可以来自中国。(河北日报记者 寇国莹 李 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