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0月26日讯义净大师是中国三大求法高僧之一,四大译经家之一,海上丝绸之路求法第一人,在中国历史上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为进一步弘扬传承义净文化,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互鉴,2025年10月25日上午,由山东省佛教协会主办的“回溯千年义净,交融世界文明”义净文化交流会在济南市义净寺举行。

全国二十几个省的佛教界代表、文化界知名人士、学术界专家学者,山东省及济南市相关部门领导,参加了此次活动,共同研讨义净大师的历史贡献与时代价值,见证这座承载义净大师不朽精神与深厚法脉的宝刹重光。此次活动既是缅怀先贤的追溯之旅,更是对 “文明交流互鉴” 时代命题的深刻回应,对传承义净大师千年宏愿、讲好中国佛教故事、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山东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济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李震在致辞中提到,希望义净文化品牌紧扣“一院一寺一中心”工作主线,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升华品牌形象、赋能交流交往,实现3个新“提升”。一是研究升级,由“固本培元”转向“创新表达”;二是发展升格,由“互联互通”转向“融合发展”;三是成果升华,由“打响品牌”转向“拓展合作”。他说:让我们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传承义净法师的千年宏愿,以包容之力、团结之力、创新之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助力书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华彩篇章。

山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本悟法师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山东佛教积极开展祖师文化的发掘与研究工作,以齐鲁十大高僧为原点,系统整理祖师文献,举办论坛研讨会、规划祖师纪念堂,打造山东佛教祖师文化品牌建设。义净文化更是山东佛教与东南亚佛教国家睦邻友好、人民相亲、互利共赢的重要纽带。近年来,在常净法师的带领下,义净寺秉承大师遗风,恢复古刹道场,成立“大唐义净文化研究中心”,积极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开展文化交流,以“文化润教、以文弘法”的理念,推动义净文化的整理、研究与传播,为山东佛教中国化和文明互鉴作出了积极贡献。

居士代表汪玉娥女士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居士代表,我定当秉承初心,不遗余力地支持义净文化的弘扬与发展,坚定护持义净寺的佛教文化事业,愿尽绵薄,共成菩提胜缘。
悟端法师交流会上,湖北省佛教协会会长正慈法师出席活动并致辞,黑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静波法师、广西佛教协会会长湛空法师、福建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本性法师、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宽严法师、上海市佛教协会副会长悟端法师等皆进行演讲,深度地阐述了义净大师的历史地位和时代意义。

山东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党组书记白山在义净文化交流会上作总结发言。白山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佛教界及义净寺大力弘扬义净文化、大力推动义净研究交流工作取得的成效,提出要深入挖掘义净及义净文化三个方面的文化意义。从操作层面提出整合三方面力量,推进“一院一寺一中心”建设,共同加强义净文化研究与交流。

山东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济南市佛教协会副会长、义净寺方丈常净法师致答谢词本次义净寺还举办了全堂佛像开光暨常净大和尚升座等系列活动。

济南义净寺,是为缅怀唐朝取经高僧义净大师而恢复的一座千年古刹,寺院坐落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街道通明山间,也是山东省内唯一一座以高僧名字来命名的寺院。近年来,山东省各级宗教部门高度重视做好义净文化研究交流工作,指导和支持佛教界及义净寺大力弘扬义净文化、大力推动研究交流,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山东省在义净寺内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义净法师纪念馆”,并成立“大唐义净研究中心”,深入开展义净文化交流研讨,充分挖掘义净大师“爱国、严教、愍众”思想和“和合”精神以及对推进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贡献,打造义净文化品牌。2011年以来,先后邀请国内研究义净文化的专家学者召开座谈会、研讨会10余次。特别是2023年5月20日,以“义净文化与深入推进我国佛教中国化”为主题,成功举办首届义净文化论坛,在国内外佛教界引发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目前已出版《义净大师纪念文汇》《义净大师历史图文考画册》《义净大师集要》等一批佛教中国化研究成果。义净寺住持常净法师撰写的《义净法师集要》已于今年正式出版。1300 余年前,唐代高僧义净自故乡山东济南启程,辗转至广州,在茫茫南海之滨扬帆启航,远赴印度求法。在长达二十余载的西行求法之旅中,义净大师为沿线各国的文化交融与民心相通,架起了一座跨越重洋的精神桥梁。他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文明交流的杰出使者,在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更以译经弘法的卓越实践,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作出了光耀史册的突出贡献。“回溯千年义净,交融世界文明”,义净文化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传承义净文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助力其在新时代行稳致远;更向世界展现了义净文化的深厚底蕴,有力提升了其国际影响力,兼具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本网记者)
责任编辑:刘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