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上午,由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和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晋之魂:三晋文明的源流》新书发布会在太原举行。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李俊明,山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梁晋华,该书作者、著名文化学者席宏斌,以及来自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的嘉宾与媒体记者参加了当天的活动。

该书以地域文化学为研究方法,首次将三晋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进行体系化构建。地域文化学是研究特定地域文化产生、形成与传承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涵盖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地理学、社会学等二十余个学科领域。基于这一研究方法,本书系统梳理三晋文化的源头、脉络、重点与特点,真切回应“何以山西”这一深刻命题,为读者呈现了一部系统解读三晋文化的“文化辞典”。

作为研究三晋文化的基础性文化产品,全书基于宏阔的学术视野,以243万年前的“西侯圣火”远古遗址为起点,穿越尧舜禹的传说时代,历经晋国肇基之业,直至明清晋商之盛,完整勾勒出山西文明源流相继、脉络贯通的历史长卷。作者在梳理三晋文明演进轨迹的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守正创新”作为“晋之魂”的核心精神。这一精神贯穿于晋国改制、胡服骑射、北魏汉化、唐诗元曲、晋商票号等一系列重大历史变革之中,深刻揭示了三晋文明既恪守文化根脉、又勇于开拓创新的内在基因。

该书通过构建宏大的阐释框架,将黄河、太行、长城、根祖、军事、晋商、戏曲、红色等十余种特色文化融为一体,展现出三晋文明五彩斑斓的壮阔图景。这一体系深刻说明了山西何以成为华夏文明的源头、全球华人的老家、民族融合的熔炉、古代建筑的宝库、汉唐雄风的长城和中国戏曲的摇篮,奠定了其作为“中国的山西”的厚重底蕴和走向世界的山西期望。

《晋之魂》还从地理人文的角度剖析了三晋文化的形成机理,指出“表里山河”的内外长城地形赋予了文化独立性与内生动力,形成了“守正”的历史定力;而汾河、桑干河、漳河等五大河流外向奔流,又塑造了其开放、奉献的文化张力。这种定力与张力的交织,使山西在历史长河中虽历经沧桑,却总能在不同时期创造出别样精彩,持续为中华文明输送着物质、制度与精神财富。
《晋之魂》的出版,是“晋学”研究走向系统化与学科化的重要标志。本书不仅为地域文化研究提供了方法论范本,更通过解码山西,为当地文化、文创、文旅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为理解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创新性提供了新的视角,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服务当代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责任编辑:韩璐(EN0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