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李成修
原发性肝癌作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年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第二位,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本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医在身边”栏目邀请烟台毓璜顶医院肝胆外一科副主任医师张翠生为市民详细科普。“战胜肝癌的关键在于‘早’,早期小肝癌通过积极治疗,治愈率能达到70%以上。”张翠生强调。
张翠生介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最常见的原因。我国作为乙肝患者较多的国家,肝癌的总体发病率也相对较高。这使得对乙肝人群的规范管理和定期监测,成为肝癌防治体系中的重中之重。
“对于明确的乙肝患者,我们建议每3个月就检查一次肝脏情况,最长间隔不应超过半年。”张翠生特别指出,“此外,我们强烈建议乙肝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肝脏增强磁共振(MRI)检查。相较于常规B超和甲胎蛋白筛查,增强磁共振能更灵敏、更精准地发现早期微小肝癌病灶,为成功治疗赢得宝贵时机。”
张翠生还提醒,肝癌风险并非仅局限于乙肝患者。即便只是乙肝五项检查中显示e抗体或核心抗体阳性的人群,同样存在一定的患病风险,不应掉以轻心,建议及时咨询专科医生进行评估。
值得注意的是,50岁左右是肝癌发病的高风险年龄段,而这个年龄段的群体往往是家庭的中流砥柱。张翠生呼吁:“正处于这个‘高危年龄’的男性,尤其是伴有乙肝等基础肝病的朋友,必须提高警惕,将定期体检落到实处。”
“总而言之,肝癌虽凶险,但并非不可防治。”张翠生最后总结道,“‘早发现、早治疗’是应对肝癌最有效的策略。尤其是乙肝患者,务必遵从医嘱,进行规律、严格的定期检查,这是我们守住健康底线、抵御肝癌侵袭的最有力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