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女性正在各个领域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与拼搏精神,从体育赛场到政治经济,女性的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绽放。近日,第29届亚足联年度颁奖典礼在沙特阿拉伯落下帷幕,王霜虽无缘最佳,但收获“亚洲足球小姐”提名荣誉。与此同时,在北京举办的全球妇女峰会再次聚焦全球妇女事业发展。从绿茵球场到全球妇女峰会,越来越多中国女性正在成为“发光体”,她们既在各自领域突破边界,又以温暖的传承为后来者点灯。这份跨越国界、穿越赛场的力量,正是中国推动全球女性发展最生动的注脚。
体育赛场从来不只是竞技的舞台,更是社会进步的晴雨表。中国女足在首届国际足联女足冠军杯的拼搏,王霜获得“亚洲足球小姐”提名的背后,是中国女性在传统男性主导领域突破边界的有力证明。但更具深意的是,王霜将个人荣誉转化为激励下一代的精神资源,这种“以自身为桥”的传承,正是中国“她力量”最鲜明的特质。
全球妇女峰会现场的三组镜头,为我们解读这种特质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湖南乡野间,妇联工作人员与农妇在田埂上的平等交流,展现的是中国式赋能的务实与温度;肯尼亚难民营里,杨扬与当地女足队员的双手紧握,传递的是跨越国界的体育精神与人道关怀;老挝“天才妈妈工坊”中,中国非遗技艺的出海授艺,诠释的是“授之以渔”的可持续发展智慧。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中国参与全球妇女事业的多维图景。
中国女性的崛起路径始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集体主义气质。她们既追求个体的卓越,更注重群体的共同进步。这种“自己发光,也为别人点灯”的发展模式,让中国女性的成长故事始终与国家发展、全球治理紧密相连。从妇女权益保障体系的完善,到教育机会的全面普及;从职场平等的持续推进,到国际舞台的自信表达,中国正在为全球性别平等贡献一套系统化、可借鉴的发展范式。实践表明,真正的性别平等并非源于两性对立,而是需要通过制度保障、文化引导与全球协作,构建支持女性全面发展的社会生态系统。王霜的殊荣、中国女足的拼搏、全球峰会上的中国方案,正是这一生态系统结出的硕果。
要让这份动能持续迸发,就需要在制度建设上持续深化、系统推进。在法律层面,需要进一步细化反就业歧视条款,建立企业性别平等状况评估与公示机制;在教育领域,要积极打破学科性别刻板印象,鼓励更多女性进入科技、工程与领导力领域;在公共服务方面,要扩大普惠托育覆盖,探索弹性工作制与家庭责任共担的激励政策。同时,应加强妇女组织在国际交流、基层治理与产业创新中的平台作用,推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的女性发展支持网络。让每一位女性不仅在赛场和峰会上闪光,更能在日常生活的广阔舞台上自由绽放。
从经开体育中心的胜利欢呼,到利雅得颁奖后的从容感言,再到北京峰会的全球共鸣,中国女性正用行动证明“她力量”可以驰骋赛场,也能深耕民生;可以突破自我,更能带动群体。这股力量的背后,是个人梦想与时代进程的同频共振,是中国智慧与全球行动的相向而行,让每一个“她梦想”都能找到实现的路径,为全球妇女事业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杜璇(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责任编辑:伍佳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