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动静新闻讯(记者 王润)10月25日,六盘水市图书馆联合钟山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钟山区书法家协会举办“凉都有礼·文明有我”六盘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带领社会大众从古老而神秘的古文字入手,进行了一场跨越数千年的书法寻根之旅。

据介绍,本次活动是六盘水市图书馆“凉都百姓讲坛”2025年第11期,通过“讲座+展览”的形式特邀著名古文字学者、六盘水市书画院常务副院长何发建先生以《从古文字看书法源头》为题,带领广大读者朋友与书法爱好者增进对古文字与书法艺术的认知。
当日下午,图书馆三楼活动厅座无虚席,来自全市各行各业的众多文化艺术界爱好者到场聆听,共同沉浸于中华文明早期文字的智慧与美感之中。
讲座开始,何发建通过古文字学与书法的历史渊源梳理、古文字的起源与发展、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古文字学对书法创作的指导意义等篇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自身多年创作经验,分享了古文字演变过程中对书法风格的影响。他的讲座,不仅是一场历史知识的普及,更是一场美学观念的启迪。

讲座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何发建书法展,大家边行边看,驻足细品,还不时与身旁同样喜爱书法的老友交流心得。

杨澜是六盘水市第二十一中学美术教师,特意来参加此次活动。她说:“听完讲座才真正懂得古文字是书法的‘根’,不懂甲骨、金文的源流,笔下的字便少了历史的厚重感。今后我会主动去学习古文字知识,从了解文字背后的故事开始,进而让自己的作品不仅有‘铁画银钩’的形,更有文化传承的魂。”

“古文字是中华文明的‘基因密码’,对于广大爱好者来说,这场讲座更是一次难得的‘溯源之旅’,让人跳出单纯的技法练习,从文字演变的维度理解书法之美,让笔下的每一个字都有历史的温度与文化的底气。”六盘水市图书馆副馆长胡杰表示,下一步,市图书馆将继续扮演好文化传承者的角色,推出更多元、更精彩的主题活动,让图书馆成为市民终身学习的“城市书房”和“精神家园”,为“中国凉都”增添更加浓郁的文化气息。
一审:王润
二审:徐汝曼
三审:雷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