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双11”快递物流高峰时段,不过,购物“后消费”时段,容易伴随着纠纷、投诉。市消协提醒消费者,收货环节细节把控十分重要,先验后签、留存凭证、及时维权,别让自己权益受侵害。
随着“双11”到来,记者走访中看到市内各小区、写字楼里的快递驿站里包裹塞满了架子,就连地上也堆放着不少箱子,有的消费者捧着手机扫码取货,有的抱着一摞包裹离开,构成一幅生动图景。然而,由于货品众多,快递员送错货、未经允许将包裹送至驿站等情况引得部分消费者吐槽。
“包裹一定要先验后签,杜绝‘盲签’。”市消协律师、山西弘韬律师事务所席铭瑄提醒消费者,收到快递时,务必当场验货并仔细核对货品信息,检查外观有无破损、配件是否齐全。若发现商品不符、破损等,可拒收并拍摄快递包装、内件问题的清晰照片,第一时间联系商家。
同时,收货时别嫌“麻烦”,注意留存订单截图、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留存快递面单、开箱视频或照片以及保留商品质保卡、发票等票据,切勿随手丢弃。若发现商品质量问题、商家拒不退换,或快递丢件、毁损,第一时间与商家、快递公司协商,及时维权,别等“过期”。如协商未果,可向12345投诉举报。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消费者定作的商品;鲜活易腐的商品;在线下载或拆封的数字化商品;交付的报纸、期刊,这4种商品不适用七天无理由退货,消费者务必知晓。
“双11”不仅迎来了消费高峰,也是骗子趁虚而入的时候,结合以往案例,市消协提醒消费者注意以下骗局:
骗局1:“快递丢失/损坏,给你双倍理赔”。自称“快递客服”的人能准确报出您的个人信息,并称“包裹运输中损坏/丢失,平台启动双倍理赔”,您一旦按其要求操作即有钱财损失风险。
骗局2:“快递需交‘关税/保价费’才能签收”。针对网购进口商品、贵重物品的消费者,骗子会冒充快递员要求支付额外费用,如遇这种情况立即回绝,以免上当受骗。
骗局3:“送你‘快递伴手礼’,扫码领福利”。取快递时,若发现扫码领“福利券”,别轻易扫。这些二维码背后要么需要填写个人信息,要么可能有带病毒的链接,存在诈骗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