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青少年中的普及与传承,10月30日上午,张公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镇团委,特邀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文港毛笔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朱细胜走进张公镇中心学校,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毛笔文化传承课,推动非遗技艺在社科普及周中绽放独特光彩。

课堂上,朱细胜以蒙恬、王羲之等历史人物故事为引,迅速激发了同学们对毛笔文化的兴趣。他娓娓道来毛笔作为“文房四宝”之首的千年演进史,并借助老子、孔子等先贤与笔相关的典故,阐释其中蕴含的儒家思想内涵,引导学生理解毛笔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中华思想传播的重要载体。

“笔祖是谁?书圣又是谁?”“什么是毛笔的‘四德’‘五力’?”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举手、对答如流,答对者还获得了朱老师亲手制作的精美毛笔作为奖励,现场气氛热烈。不少学生认真记录,深入了解了非遗“活态传承”的实践路径,展现了对传统文化浓厚的兴趣。


“这节课让我体会到毛笔背后的文化博大精深,以后我会更主动地去了解非遗。”一名女生在分享感想时说道。课程尾声,朱细胜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争做新时代的文化守护者。

本次“非遗进校园”活动,通过非遗传承人深入浅出的讲解与互动,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毛笔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传统文化、自觉参与非遗保护的种子。
下一步,张公镇将以社科普及宣传周为契机,持续推动非遗项目融入课堂教育,以文化人、以艺润心,积极探索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助力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来源:张公镇卢伊睿、郑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