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太行风|萱草花开

来源:头条 浏览:2次 时间:2025-10-24

萱草花开(报告文学)

10月13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全球妇女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妇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创造者、推动者、传承者,推进妇女事业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努力让广大妇女在世界现代化的大潮中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在新征程上,每一位妇女都是时代的书写人、追梦的奋斗者。

燕赵大地上,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下,我省持续推进“爱心爸妈”结对关爱工作。其中,“爱心妈妈”与困境儿童之间演绎着温暖动人的故事,就是生动的实践。

点点萤火,温暖童心。我省积极推动阵地提档、项目提质、帮扶提效,织密关爱服务网络,努力让每一个孩子困有所帮。随着全社会爱心人士的不断加入,爱心力量不断汇聚,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这些“爱心妈妈”以行动诠释责任,更以母爱般的胸怀,把党的关怀、社会的温暖,具象为一次次牵手、一句句叮咛、一个个牵挂的夜晚。

她们中,有像陈玉文那样倾尽所有建起“爱心小屋”的教师,有像李娜那样以法律与政策为盾守护孤儿的检察官,更有像王丽伟、王丽霞等人的陪伴、教导与不离不弃,让曾经风雨飘摇的“小草”重获阳光……

愿这样的爱,如萱草花盛开在青山之上、田野之间。

愿这样的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成为这个时代最美的暖阳。

——编者

“爱心妈妈”陈玉文和孩子们在一起。(手绘图) 徐冲/作

妈妈,我敬您翻山越岭的艰辛,我爱您暖如阳光的容颜;妈妈,我敬您一年四季的执着,我爱您一声温柔的呼唤;妈妈,我敬您扶我走出泥淖的决心,我爱您双手托举我的坚强;妈妈,我怎么敬您、爱您都不够,那就让我告诉您,我会快乐地长大,有一天也要成为您……

——一名困境儿童致“爱心妈妈”的心声

“遥遥的天之涯,萱草花开放。

每一朵,可是我牵挂的模样。

让它开遍我等着你回家的路上……”

自古以来,在中国,萱草花代表着深沉而博大的母爱。

在燕赵大地上,在高高的青山上,在普通农家和社区居民的庭院里,萱草花灿烂开放了——“爱心妈妈”们来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她们来到这群特殊孩子身边,用大爱筑起心灵之家,温暖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心田,开展生活照料、家庭教育、心理疏导、亲情陪伴等志愿关爱服务,把孩子们捧在掌心里、放在心窝里,当成自己家的宝。当孩子们喊出“妈妈”的那一刹那,爱的温暖得以传递。

多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要求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带着感情和责任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进行精准救助帮扶,建立常态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据河北省妇联最新数据显示,河北省已有4.06万名“爱心爸妈”结对关爱3.72万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也许,数据之外还有更多爱的身影未被统计到,但我们知道,有一群人,在孩子们的心灵花园里“种花”,在五彩斑斓的春天,共同唱响一曲“爱的奉献”之歌……

7月10日,家住石家庄桥西区玉成社区的“爱心妈妈”高倩带着孩子们到科技馆探秘。(手绘图)徐冲/作

我想有个家

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在邯郸磁县,陈玉文是远近闻名的“爱心妈妈”。

陈玉文是全国三八红旗手,也是磁县讲武城镇滏阳营村学校的一名教师。她利用业余时间,十六年如一日坚持结对帮扶困境儿童,矢志不渝。曾经有很多人不解:在学校还没管够孩子吗?回家还要管!陈玉文说,从小到大,自己的父母就一直乐于助人。那时家里也很穷,但父母常收留陌生的小孩、老人。吃饭时父母把稠的给外人,自家人喝稀的,她曾为此哭闹过。长大后陈玉文理解了父母,耳濡目染中自己也走上了慈善之路。

2009年,磁县妇联组织“爱心代理妈妈巾帼志愿服务活动”,陈玉文第一个报名。县妇联给她介绍了父母双亡、跟随姥姥生活的玲玲。从此,陈玉文成了玲玲的“爱心妈妈”。

在玲玲家,陈玉文常看到一个又黑又瘦的六七岁女孩,蹲在地上玩,问什么也不吭声。

玲玲姥姥说,这是邻居家女孩红红,父亲患食道癌,母亲瘫痪在床,照顾父母的重任全压在这个孩子身上,该上学了父母也不让她上学。

陈玉文一听,说这可不行啊!她坐在红红母亲的床边说:“孩子不上学会毁了一生的!”

母亲擦泪道:“家里情况你也见了。一是供不起,二是俺们得靠孩子照顾呢。”陈玉文说:“上学我供!至于照顾你们,孩子放了学也可以照顾呀。”

红红终于走进了教室。陈玉文成了两个女孩的“爱心妈妈”。

在陈玉文的影响下,许多志愿者也加入帮扶队伍。一晃十几年过去了,陈玉文把两个女孩都供上了大学。红红考上大学那年,为给她凑学费,陈玉文卖了家里的存粮,连兜里的零钱都凑上了。

如今,两个女孩都已大学毕业:玲玲成了一名医生,红红在北京找到了工作。

她们总说:“没有陈玉文妈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陈玉文从帮助一个、两个孩子,到帮助的孩子越来越多,她不是没有纠结过。陈玉文只是个普通教师,爱人张自录是下岗工人,靠承包十几亩果园维持家用,儿子还在上学……她的生活也经常捉襟见肘,但一想到孩子们渴望的眼神,她什么都顾不上了:“宁肯我自己吃糠咽菜,能帮一个是一个。”

她萌生了一个想法:给孩子们一个家,一个适合孩子们活动的场所。

2011年,她把老家的五间平房改建成儿童活动场所,起名“爱心小屋”。每逢周末、节假日,陈玉文就开着她的电动小汽车,逐个接孩子来“爱心小屋”里“度假”——孩子们在这里看书、做游戏、听故事、唱歌、跳舞,讲述着开心事和烦恼事……

在这个小小的家里,你常会看到这样温馨的一幕——

和蔼、憨厚的张自录在厨房里忙碌,为孩子们准备丰盛午餐:蒸豆包、包饺子、炖大鱼、熬大锅菜……夕阳西下,很多孩子不愿走,摇着陈玉文的胳膊央求:“妈妈,我想在这儿住一晚。”

陈玉文怎能拒绝呢?晚上她和孩子们躺在一张床上,听他们分享内心的孤独,她说:“孩子,你想哭就哭吧,哭出来你就好受了。”她把孩子抱在怀里,哭够了,为他(她)擦去脸上的泪痕。

在孩子们眼里,“爱心小屋”胜似自己的家,所有的孩子都叫她——“妈妈”。

十六年来,陈玉文已帮助200多名困境儿童。孩子们成长中的喜怒哀乐都愿与她分享,最大的孩子已谈婚论嫁,凡事都找她商量。她总说:“我是最幸福的,我有这么多优秀的儿女。”

这是心的呼唤

这是爱的奉献

张青是衡水市沁心社会服务中心的一名心理咨询师,经常受聘到一些中小学校去上心理课。她对一些行为出现偏差的孩子做了调查,发现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或困境儿童,表现出的人际关系障碍、安全感缺失、情绪不稳定、攻击性,都是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防御表现。

从那时起,张青流泪了,她决定用自己的专业心理学知识去帮助这些孩子们,让他们的心灵花园再次迎来暖阳,绽放五彩斑斓的花朵。

有一次,张青带小学六年级的孩子们做团体活动,让大家自由绘画。孩子们发挥想象,画人物、动物、植物、蓝天、白云……有的孩子很快画满了九宫格。唯独一个小女孩,小手捻着衣角,眼神空洞地盯着桌面,直到下课面前还是一张白纸。

这个女孩叫盈盈,父母早逝,跟着姨妈生活。姨妈是单亲妈妈,尽管姨妈和表姐都很爱她,盈盈却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她在班里没有朋友,说话声音很小,不敢与人对视……她那双美丽的大眼睛,却总是盛满了迷茫和忧虑,让人心疼。

很快,张青联系了盈盈的姨妈。姨妈说,她一个人带俩孩子的确有压力。盈盈懂事,总觉得是自己拖累了姨妈,心理负担很重。姨妈也很发愁,不愿孩子整天忧心忡忡。张青明白,盈盈表面不愿接近他人,正是内心极度渴望亲情和友情的反向表现。要帮助她,就得让她打开心门。

张青拉上男同事成蹊一起帮助盈盈。张青从妈妈的角度走近,更懂小女孩心思。成蹊则像爸爸一样默默支撑。

经过长时间关注,他们得知盈盈一直渴望得到一本名为《夏洛的网》的书,却不敢跟姨妈说。张青就买了书,装进一个盒子里,还用粉色丝带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周末,他们去了盈盈家里。盈盈躲在卧室里不出来,成蹊就隔着门和她说话,夸她是个懂事的孩子……

说了很多很多,终于,门开了。

张青把盈盈拉到沙发上坐下,拿出礼盒说:“你打开看看。”盈盈迟疑了一会儿,小心地解开丝带。当心爱的书呈现在她眼前时,她脸上绽放出难得的笑容,美丽的大眼睛里瞬间有了光彩。

成蹊笑了。盈盈从拒绝、防御到接受,内心发生了转变。她捧着书说:“谢谢老师。”

这一天,他们愉快地聊天,从书籍聊到兴趣爱好,盈盈第一次感到被关注和认可。

张青和成蹊还带盈盈和表姐去博物馆研学、做橡皮泥泥塑、到野外野餐……他们给予盈盈许多赞美——“你的手真巧”“你很会心疼人”“你养的花真好”……盈盈逐渐找回自信。她开始主动和同学交往,上课坐得笔直,回答问题时手举得高高的,声音也响亮了。

有一次,盈盈在姨妈的陪同下来到张青和成蹊的工作室。她从身后拿出一个盒子,说:“我送您个小礼物,您打开看看。”张青郑重地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橡皮泥小人。盈盈指着泥人说:“这是我为您捏的,这个人是您,这个人是我。”

张青的心被击中了,使劲点头:“好孩子,谢谢你!我们相亲相爱。我愿意做你的妈妈。”

“妈妈——”

“嗯!”

“我也有妈妈了!”盈盈的眼睛里蓄满了幸福的光芒。

张青知道,盈盈已走出内心的阴霾,成为一个阳光快乐的女孩。

在帮扶中,沁心社会服务中心的老师们深刻感受到——真正的帮扶,必须心与心真正沟通。他们还对“爱心爸妈”进行义务培训,让大家一起打开孩子们的心扉,对困境儿童要“扶心、扶志”。

特别的爱

给特别的你

每位爱心爸妈的帮扶都带有职业特色——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唐山市丰润区检察院第五检察部主任李娜,就是一位独特的检察官“爱心妈妈”。

2023年底,一起案件打碎了17岁少女晓雅的家,一时间家里没有了爸爸妈妈,只剩下年迈的爷爷奶奶和不到十岁的弟弟妹妹。他们该如何生活?

当时案子由李娜负责。李娜家访时看到的景象令人唏嘘:破败的院子里堆满废品,腰背佝偻的爷爷靠捡废品维持家用。奶奶双手关节严重变形,没有劳动能力。三个孩子的眼神孤独而可怜,大女儿晓雅的眼神中充满敌意,二女儿和小儿子表情懵懂。

李娜柔声说:“以后你们有什么困难就跟阿姨说,阿姨愿意做你们的妈妈。”

孩子们都默不作声。

李娜又说了很多,但无论说什么,孩子最多只是点头或者摇头。随着一次次家访,李娜对孩子们的嘘寒问暖,让孩子们渐渐喜欢上了这位“检察官阿姨”,她再去的时候,最小的孩子还趴在她膝头好奇地问这问那,李娜都会耐心地给他解答。

家庭的变故让爷爷更加沉默寡言,奶奶整天以泪洗面,她跟李娜说:“我们老俩都一把年纪了,仨孩子可怎么办啊?”李娜安慰道:“您别发愁,我们会帮您想办法。”

回来后,李娜向区、市、省检察院汇报,申请三级联合救助。各级检察院高度重视,省检察院还派专人走访,很快为这个家庭申请到25万元救助金。随后,李娜通过镇政府联系民政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仅10天就为三个孩子办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每人每月可获得1300元补助直至18岁,解决其基本生活问题。为确保资金用在孩子身上,李娜还联系村、镇集体共同监管使用。

生活有了保障,李娜仍不放心,又通过唐山市丰润区妇联为三个孩子对接“爱心爸妈”,实行“多对一”帮扶。她自己常和同事董小倩、凌然等人去看望他们。逢年过节、孩子们生日,她们从未缺席。

二女儿晓玲和李娜的女儿同龄,李娜时常去给她辅导功课。一次,晓玲苦恼地说:“阿姨,我英语学不好,太难了。”李娜就给她讲:“阿姨上学时英语也不好,后来找到一个秘诀就好了。”“啊,什么秘诀?”“我告诉你,你可不能告诉别人啊。”李娜故作神秘地说,“背不过的词我就发挥想象,给它找到一个相近的谐音。”接着李娜就和她一起做起了英语单词谐音联想游戏,逗得她哈哈大笑。晓玲终于克服了畏难情绪,英语成绩赶上了。

晓雅年满18周岁时,中专毕业面临着择业。学校推荐她到外地去,究竟去不去,她很纠结。于是,她找到李娜妈妈商量,李娜帮她分析:“你家里的弟弟妹妹还没长大,还有年迈的老人,不如就在家门口找一份工作吧,可以照顾家庭,有困难我们也可以帮你。”晓雅听了李娜的话,放弃了去外地工作的打算。

随后,李娜又找到镇政府,为晓雅盘下一间小店,还减免了一部分租金,帮她开起了美甲店。

在李娜和同事的无私奉献下,三个孩子都变得阳光起来,对李娜她们的称呼,也从“阿姨”变成了“妈妈”,总是亲热地喊着“李妈妈、董妈妈、凌妈妈”。

李娜说:“作为‘检察官妈妈’,能为孩子们提供法律保护、争取政策福利,用特别的爱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我很幸福!”

不要慌

太阳下山有月光

“乔乔,阿姨来看你来了。”王丽伟下了车,两手提着满满的生活用品。

“您快屋里请,乔乔在屋里躲着呢。”乔乔的奶奶头发花白稀疏,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愁苦。

是啊,她怎能不愁苦、不慌乱呢?儿媳妇生下乔乔后因病无法照料;儿子外出打工多年音讯全无。老两口含辛茹苦拉扯大乔乔,谁知乔乔也身患疾病,都十一二岁了,还经常把屎尿拉在裤子里,话也不会说,最多含混不清地吐几个简单的字。一想到乔乔的将来,老两口就愁得睡不着觉。

王丽伟走进屋子,一眼就看到蜷缩在墙角的乔乔。她嘴角淌着涎水,正用一双惊恐的眼睛盯着她。王丽伟刚想靠近,乔乔就发出“啊——”的尖叫声。一旁的爷爷说:“她见了生人就害怕。”

这是2023年6月的一天。自此,王丽伟心里就放不下乔乔了。

她对自己说:让我做乔乔的妈妈吧,我要让她像个健全人一样生活。

在美丽的秦皇岛山海关,王丽伟经营着一家家政公司,平时工作繁忙,但只要一有空闲,她就去看乔乔,给她梳头发、讲故事,买好看的花裙子、买好吃的食物。慢慢地,乔乔跟她熟悉起来,一见她就紧紧抱住不松手。

王丽伟先从教乔乔说话开始,培养语言能力;还开车带她去商场、公园和游乐园,培养基本社交能力;又耐心教她穿衣服,培养自理能力……王丽伟还为她联系了特教学校,让她受到系统教育。

乔乔在学校的情况并不乐观:听不懂老师讲课,随意在裤子里拉尿,还发出尖叫声影响课堂秩序。

老师担忧地对王丽伟说,“要做好孩子无法适应学校生活的心理准备。”

王丽伟坚信乔乔会好的,她每天晚上都给她打电话,用温柔的话语给她讲道理。说也奇怪,一听到王丽伟的声音,乔乔就安静下来。在老师和王丽伟的共同努力下,乔乔的一切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2023年年底,王丽伟的公司搞团建,乔乔也参加了。才半年时间,乔乔竟从“社恐”变成了“社牛”。音乐响起,她跟着节奏扭动着,还拿着话筒“啊啊”地唱。员工们都善意地笑了,乔乔成了全体员工的“女儿”。

第二年春天,王丽伟将乔乔家岌岌可危的老房子进行了修缮。这个家终于更像个家了。

最让人欣慰的是乔乔的变化:她能自己走路了,不再把屎尿拉在裤子里了,能说出完整的句子了,能安静坐着了,能听懂很多话了……在大家的耐心指导下,她还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洗袜子、擦桌子、扫地……她的生活自理能力在逐步提高。

爱,真的能让灵魂丰满,也能创造奇迹啊。

有一天,乔乔突然开口了:“丽伟妈妈……”

那一刻,王丽伟紧紧抱住她:“乔乔,妈妈爱你,你真棒!”

愿你三冬暖

愿你春不寒

石家庄市桥西区玉成社区“爱心爸妈”团队,是河北省妇联启动结对帮扶工作后的首批爱心志愿团队。

80后女子王丽霞,是该社区党委书记,也是志愿团队的负责人。

王丽霞依托社区组织,将法律咨询团队、党员志愿服务队、模特队、合唱团、戏曲队、围棋队等16支社会团体纳入“爱心爸妈”团队。他们发挥各自特长,对困境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教孩子们唱歌、唱戏、诵读、下棋,帮他们建立兴趣爱好,为人生增添色彩。

2023年团队成立之初,就招募了39名爱心爸妈,结对帮扶了井陉、元氏、赞皇、平山等偏远山区的40多名困境儿童。心理老师李霁洲、家庭教育老师赵伟、“爱心早餐”发起人之一贾军亮都是主力,王丽霞经常带领团队深入走访每个孩子的家庭,了解具体情况,然后制定帮扶方案,开展“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扶。王丽霞还组织专业人士对“爱心爸妈”进行培训,提供与孩子相处的技巧,为爱心赋能。

80后妈妈高倩自告奋勇担任团队“秘书长”,为每个困境儿童登记造册,策划活动,管理捐赠物品和参与人数,并写出详细方案。高倩常说:“我们从泥淖里拉孩子们一把,他们的人生道路就会更平坦些。”

山区的小松和小珊是兄妹俩,哥哥15岁,妹妹13岁,父母早逝,由姥姥抚养。

年迈多病的姥姥总说:“俺不敢死啊,俺死了俩孩子可咋办?”哥哥内向自卑,别人说“你家是穷光蛋”,他就只会大哭。妹妹却大大咧咧,责怪哥哥:“那有什么,你就当没听见。”妹妹喜欢跑步打篮球,性格像男孩,小伙伴们都喊她“珊哥”。

虽出自同一家庭,但团队对俩孩子采用了不同的帮助方式:帮哥哥建立自信,学会表达情绪;让妹妹知道,遇事别强撑着,有一群人在支持着她。因为妹妹表面的坚强是保护自己的铠甲,其实内心凄苦无助。

在爱心爸妈的帮扶下,哥哥挺直了脊梁,妹妹的笑声发自真心了。

他们在被爱、有爱、懂爱、感恩中,学会了自强自立。

女孩小丽是留守儿童,长相漂亮,正值花季。爱心人士捐给她上学的钱,她都买了化妆品,一度令爱心人士很失望,不想再资助。王丽霞却说:“女孩子爱美是天性,这时更需有长辈引导,让她经得住诱惑。”她像对自己女儿般推心置腹地跟小丽聊天,告诉她要自尊、自立、自强。

后来,小丽慢慢醒悟过来,开始把精力用在了学习上。

爱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雨天有伞,愿你梦能安;愿你温而善,愿你心不烦……”

这首歌是千千万万“爱心爸妈”的心声,当被关爱的孩子们倾心唱响它时,“爱心爸妈”和他们的“孩子们”无不潸然落泪……因为这是他们双向奔赴中,都为对方默默许下的最衷心的祝福!

因为有你,有我,有他……这涓涓细流的爱,汇聚成辽阔无垠的爱的星辰大海,让燕赵大地爱潮涌动,成为温馨的家。祝愿天下所有的孩子,都能获得爱,在爱中成长;都能学会爱,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新时代,爱祖国这个大家庭!(杨辉素 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