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阿凤
金秋九月,泉城济南迎来一场外贸盛会。9月29日,“万企出海 鲁贸全球”国际营销体系推进会在南郊宾馆举行。省商务厅厅长王磊正式发布“山东省专精特新外贸优品集群出海行动”,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山东作为外贸大省,以“专精特新”为突破口,聚焦十大优势产业集群,通过“一国一策”“一业一策”双轮驱动,构建覆盖全球的国际营销网络,为山东外贸优品精准对接全球市场绘制了清晰路线图。
在全省前8个月进出口规模跃居全国第5位、增速领跑主要外贸省市的背景下,此次大会释放的信号,既是对山东外贸韧性的肯定,更是对未来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战略谋划。
逆势增长,山东外贸展现强劲韧性
今年以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但山东外贸却逆势上扬,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据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山东省进出口总额达2.32万亿元,规模跃居全国第5位,同比增长5.8%,进出口增速在主要外贸省市中保持首位。
逆势增长的背后,是政策红利与市场韧性的双重驱动。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山东外贸企业展现出强劲的承压前行能力。
商务部外贸发展局副局长王德阳在推进会致辞中充分肯定了山东外贸的贡献:“山东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和外贸强省,在装备制造、高端化工、现代纺织、海洋装备等领域基础雄厚,在全国外贸格局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集群出海,十大优品瞄准全球市场
“山东省专精特新外贸优品集群出海行动”是本次推进会的核心内容。该行动聚焦山东特色产业和出口实绩,谋划选定汽车制造、化工产品、通用装备、纺织服装、电子电器、建材装饰、轻工工艺品、食品农产品、医药保健、专用装备共十大专精特新外贸优品集群进行重点培育。
省商务厅厅长王磊介绍,这些集群涵盖10个大类、50余个中类、3456种重点出口商品。2024年,10个专精特新外贸优品集群出口合计超过3000亿元。目标到2026年,全力打造1个千亿元、2个500亿元、7个百亿元的外贸优品出口集群,新培育专精特新出口企业超1000家。
这一目标的设定基于山东扎实的产业基础。目前,山东已有5600余家专精特新出口企业,1.8万家专精特新企业拥有优质产品,为集群出海提供了坚实支撑。
双轮驱动,精准施策拓展国际市场
行动提出“一国一策”“一业一策”双轮驱动策略,深耕非洲、中东、中亚、南美、东欧、东盟等新兴市场,构建“五个一”国际营销网络体系。
在“一国一策”方面,山东将定向开拓海外重点国别,逐一制定市场开拓方案。通过建设一批海外营销工作站、组织一批境外展会、入驻一批商品展示中心、用好一批海外园区,进一步畅通采购商、供应商、平台资源及合作伙伴沟通渠道。
在“一业一策”方面,山东将用好“中国大集”“山东外贸优品库”等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信息+品牌+营销”三位一体的出海赋能服务体系。强化信息服务,为企业提供市场需求、准入政策、技术标准、合规指导和风险预警;强化品牌服务,支持企业开展境外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资质认证;强化营销服务,利用数字化营销手段宣传推广,邀请全球采购商来鲁精准对接。
省商务厅对外贸易处处长马翎介绍,接下来,省商务厅将持续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围绕“促进外贸稳量提质”的日标任务,聚焦培育十大专精特新外贸优品集群,“一国一策”“一业一策”开拓国际市场,统筹聚合金融、物流、营销等国际贸易领域服务资源,强化信息、品牌、营销三位一体服务,为外贸企业拓展市场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山东优品精准对接全球采购商,实现工贸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全链保障,多方协力护航企业出海
为助力企业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山东省商务厅联合15个部门单位推出了59条具体服务措施,涵盖金融、税务、物流等多个领域,全力以赴帮助专精特新企业拓市场、增订单。
在培育扶持方面,山东围绕外贸获客、通关物流、认证报关、跟单物流、运营孵化、财税合规、跨境电商、金融信保、人才支持等9个方面组建85个培训讲师团,实现出海巡回辅导区县全覆盖。同时开通品牌走出去“绿色通道”,支持外贸优品品牌申请知识产权海关保护。
在资源支撑方面,山东组织7家金融机构提供27项优惠信贷服务,对优品企业投资建立营销体系等给予支持,提供“银信融”“出口福费廷”“跨境闪贷”等系列贸易融资产品。同时为优品企业提供全程物流供应链解决方案,通过“运贸一体化班列”为优品企业开展“运输+商贸”业务,设立精品班轮快航,创新“班列+班轮”模式,将港口服务延伸海外“最后一公里”。
在服务保障方面,山东建立11个法律服务团,完善贸易摩擦应对机制和贸易救济制度,组建13个政策服务团,赴16市开展专题政策培训。同时发挥好16家省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平台作用,举办8场对外投资合作协同发展系列对接活动。
企业实践,集群出海成效加速显现
推进会上,多家企业的实践案例,让“专精特新外贸优品集群出海” 从政策蓝图变为生动现实。
山东华智大数据有限公司渠道总监丁庆涛告诉记者:“我最大感受就是信心倍增,我们看到了出口数据的增长,看到了山东企业出海的韧性,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我们企业的同比增长是不降反增。”
作为一家拥有13年外贸服务经验的企业,华智大数据已服务省内2700多家客户,省外13000家客户,为外贸企业提供市场定位和出海诊断服务。
“我们目前的外贸出口形式是实现一个线上和线下的双轨的运营模式。通过线上获客的运营模式,同时结合AI大数据进行系统赋能,促使我们的外贸业务员能力、数据转换和数据发掘能力越来越强大。”山东齐陆工贸有限公司海外贸易事业部负责人刘莎莎分享了企业的出海经验。齐陆工贸从事出口业务多年,主要出口工程设备、农林设备、五金产品、食品机械等山东优势产业带产品,服务客户国家超过150个,年出口额超过10亿元。
中国中东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副总经理王伟则分享了“龙城模式”的成功经验。20多年来,该中心已成功帮助超过4000家中国企业进入中东、非洲市场。“目前,作为山东在中东市场的国际营销伙伴,沙特龙城项目已帮助上百家山东企业和千余种山东好品进入沙特。”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贸环境下,山东外贸正以“集群出海”为突破口,走出一条“政策筑基、生态赋能、企业主导、工贸协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