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大皖正能量 | 淮河岸边的温情场景:儿拉车载百岁父出门散步四年

来源:头条 浏览:0次 时间:2025-11-18

大皖新闻讯 11月17日下午3时许,蚌埠市禹会区滨河南路的堤坝上,蚌埠市民刘德才,将磨得有些发亮的背绳套在双肩,腰背微弓,脚步沉稳地牵引着三轮车缓缓前行,每一步都踩得格外扎实。车上铺着厚厚的棉垫,100岁的老父亲刘振玉半倚在靠背上,闭目养神间不时睁眼望向儿子,满脸安详。这寒来暑往的温情场景,已在淮河之畔延续了四个春秋。

刘德才2019年从蚌埠建材构件行业退休后,便全心投入照料双亲的生活。2022年,94岁的母亲安详离世,让他更真切地感受到父亲的孤独,也愈发珍惜陪伴时光。祖籍河南的刘振玉曾是漂泊的船民,辗转至安徽后养育了四个子女,作为最小的儿子,刘德才主动扛起了更多照料责任,与父亲同吃同住淮河岸边的柏庄小区。

起初,刘德才尝试骑三轮车带父亲散心,却发现车体颠簸会引发老人头疼和关节炎疼痛。2022年4月份,他在蚌埠当时的淮河二号码头偶然尝试用绳子拉车,发现这种方式平稳舒适,老父亲也格外受用,这个不经意的想法就此成为他四年如一日的坚持。如今,父子俩的出行已有了固定规律:夏天清晨5点半至6点,冬天8点会准时出发,从淮河坝子的徐庄段至席家沟,往返4至5公里,唯有雨天或气温骤变时才暂停。四年下来,老人早已养成主动要求出门的习惯,沿途的粼粼波光与儿子的轻声絮语,成了他最惬意的日常。

采访中,当得知记者到来,是想了解在这条路上,有儿子给父亲拉三轮车的事情,正在路边清扫卫生的蚌埠城启环卫工人赵师傅的赞叹,道出了路人心中的共鸣。“天天早上都能看见这个人,拉着父亲来回走,这孝心世间少有,值得下一代学!”。

17日下午的时分,大皖新闻记者观察到,在拉车途中,刘德才总轻手轻脚调整绳结,生怕惊扰父亲,还会不时念叨家常,即便老人偶尔糊涂,也会朝着他露出慈祥的笑容。除了每日的户外陪伴,他对父亲的饮食起居照料得更是细致入微,从擦拭衣襟上的食物残渣到精心搭配每日饮食,处处藏着满心牵挂。有政府每月的补贴,加上兄弟姐妹“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支持,让父子俩的生活有了坚实保障,也让刘德才得以全身心投入陪伴。

面对周边的赞誉,刘德才只是搓着手憨厚笑道:“没考虑那么多,就想着他养我小,我养他老,凭着心做事而已。”这位六旬老人,正在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着孝道真谛。他肩上的背绳由姐夫所赠,早已在岁月中磨得发亮,承载的却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是“养儿防老”的朴素践行,更是浮躁时代里最动人的人间温情。

给父亲送上吃的,父亲笑容满满

记者手记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日复一日平凡坚守却让我们内心滚烫。

刘德才用脚步丈量着孝心的长度,以“一心一意待他”的执念,践行着“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承诺。

冬日蚌埠的寒风凛冽,却吹不散这绳牵的温情;淮河岸边的风景寻常,因这对父子的身影,多了一份直抵人心的美好。如今,这道温暖的风景线已成为当地孝老爱亲的典范,让敬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在淮河之畔静静流淌、生生不息。

大皖新闻记者 李勇 通讯员 吴雨轩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