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2025中国黄山书会|“江淮书香”溢满“阅读新空间”

来源:头条 浏览:0次 时间:2025-11-15

大皖新闻讯 11月15日,在2025中国黄山书会上,全民阅读“红沙发”系列访谈活动举行。遍布江淮各地的阅读推广人、阅读推广空间代表等,围绕“推进全民阅读 建设书香社会”的主题,为“书香安徽”全民阅读建设各抒己见。

汤沁:芜湖打造“公园深处的心灵书屋”

芜湖书房·赤铸书院位于芜湖市神山公园内,背靠青山,环境幽静,是一座总面积近1000平米的二层建筑,是由公园内的闲置用房改建而成,于2021年10月1日对外开放,藏书量3万余册,至今共接待读者超过67万人次,被市民誉为“公园深处的心灵书屋”“行路疲倦时候的港湾”。

“我们结合周边环境,利用有限的空间,把自然美、建筑美和人文美三者相融合。”芜湖书房·赤铸书院负责人汤沁介绍,利用外立面的大面积玻璃幕墙,将神山公园美景完美地融入到书房之中,做到“手中有书、眼前是景”。同时,借助两幅巨型芜湖铁画装饰室内,将非遗文化融入到书房之中,“其中一幅刻画的是赤铸书院所在的神山公园的风光,另一幅刻画了青弋江流经芜湖古城汇入长江的美景,不仅将芜湖‘半城山水满城书香’展现的淋漓尽致,也直观地展示了芜湖铁画这一国家级非遗的文化底蕴。”

公共阅读空间不仅是借书场所,也常承担文化交流功能。汤沁说,赤铸书院每周都会举办3-5场各类文化活动,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热爱阅读的种子。而每月的“赤铸手工坊活动”,都会围绕当月的传统节日,带着读者做一些手工活动,让传统文化在指尖鲜活起来。“我们还会不定期邀请本地的非遗项目传承人亲临书房,面对面教授独具地方特色的手工技艺。如铁画、章氏香囊等,守护并传承这片土地上最珍贵的文化记忆。”

崔世峰:推荐经典中的经典《论语》

崔世峰是合肥市首届“庐州好校长”、合肥市少儿艺术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此次还荣获了安徽省“十佳阅读推广人”。

崔世峰说,成为“阅读推广人”,始于对阅读的热爱,“我是一名教师,长时间与书本打交道,对书籍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每次与文本对话的时候,总能感受到文字传递的温暖力量。”最初,崔世峰主要是引领学生们“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久而久之,发现自己一旦遇见好书,就有一种与别人分享的喜好,“这份纯粹的喜爱,就是我从事阅读推广的最初动力。”

崔世峰认为,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阅读是不可或缺的育人方式。“我的阅读推广初心,就是为他人点亮一盏灯,让更多人在书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因此,崔世峰一直坚守,“阅读推广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让阅读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崔世峰的阅读推广基本理念是“读思结合,学用相长,知行合一”。崔世峰说,读书只是手段,并非最终目的,要在读思行中陶冶审美情操、提升个人素养、适应社会发展、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文明。

崔世峰总结了“12345工作法”的阅读推广方法。那就是:坚持以“激发阅读兴趣”为中心,利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把握小学校长、德育教师,阅读推广人的三重角色,实施校长带头读,教师跟着读,学生喜欢读,家长参与读的“四项策略”,提升阅读力、表达力、组织力、共情力、学习力的“五种能力”。

崔世峰还为大家推荐了《论语》这本经典书籍。崔世峰说,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重读经典不仅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致敬,更是对人类精神家园的守护。“所以,我依然向大家推荐被誉为‘万世之书、天下之学,经典中的经典’《论语》。”

崔世峰寄语,“书香盈怀品自高,腹有诗书气自华。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皖美成为风景!”

马春艳:“银龄悦读”丰富老人文化生活

金安佳苑是一个安置房和廉租房小区,老年人口多,其中不少老人文化程度有限,甚至不识字。当物质生活逐步改善后,老人们精神世界的“空巢”现象更为凸显。他们渴望交流,渴望了解外界,但书本成了他们面前一道无形的墙。

“看到老人们坐在楼下孤单的身影,听到他们‘不认字,看不懂’的无奈感慨,我们意识到,常规的阅读推广模式在这里是行不通的。我们必须找到一种方式,让文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文字,而是可听、可感、可参与的温暖陪伴。”

当天,马鞍山市花山区金安社区党委书记马春艳介绍了“银龄悦读”项目启动的来由,那就是:让阅读放下“门槛”,用声音传递墨香,用陪伴驱散孤寂。

马春艳说,社区确定“陪伴式带读”,用“读一段、讲一段、问一段”的方式,丰富社区文化活动,从老年居民日常所需入手,让不识字的老人也能“听书、懂书”。同时,借带读搭建社交平台,让更多老人能够参与到社区的文化活动之中,“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带动了更多老人参与社区治理。”社区还成立了“青松志愿者服务队”、“金话筒”等队伍,让“悦读”既读经典名著,又传民生政策,不断扩大阅读服务的群体,让大家能够乐在其中,一举解决“阅读难”和“孤独感”两大问题。

马春艳还说了一个故事,有位70多岁的杨爷爷,以前从不参加社区活动。“我们的宣讲人第一次上门邀他时,他还摆手说‘我不认字,去了也没用’。”后来宣讲人带着他读健康养生小故事,逐句慢读、反复讲解,慢慢的杨爷爷不仅愿意来,还会主动和其他老人聊“今天读的故事”。“现在他学会了用手机听书,也是我们志愿者队伍的一员,每次有活动都能看见他的身影。”马春艳说,这样的变化不是个例。

通过“银龄悦读”,老人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从“孤独者”变成了“社交家”。“他们在这里找到了朋友,找到了话题,找到了自信,也为社区治理贡献了不少力量。”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编辑 汪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