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东湖评论:堂食标识应该成为金字招牌

来源:头条 浏览:1次 时间:2025-11-06

今年7月以来,各大外卖平台纷纷为商家贴上“堂食店”“可堂食”标识,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获知商家运营状态的窗口。但上线数月却乱象频出,使得这个窗口尚未正式开放,就已经遭受了信任危机。据媒体报道,各大平台标准认证“各自为政”,标准不一,更关键是标识认证没有一个规范的流程,直接导致了商家信息混乱、消费者无所适从。

有网友评论:“照片造假可太容易了”“随便有两张桌子都能过堂食”。如果认证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没有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进行监督,“堂食标识”不仅不能成为消费者参考的依据,还很可能沦为某些不良商家欺骗消费者的工具。

“我要的是健康保证,不是堂食标识。”直指本质。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从来都不是是否可以堂食,而是看得见、摸得着、能放心的食品安全。那么,如何才能让堂食标识成为食品安全的金字招牌呢?这需要平台、监管部门和消费者三方一起,完成一次从“形式主义”到“实质信任”的系统性重塑。

对于平台而言,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必须靠前。不能将之完全抛给商家,出了问题就草草地惩罚了事。就“堂食”标识而言,各大平台不能将标识认证简单地视为一次性的线上审核流程,必须统一并公开认证标准,强化技术核验。例如通过AI比对商户注册地址的街景图片与上传的堂食图片、利用地理位置信息验证用户上传的举报照片等。最重要的是建立常态化的线下抽查与举报机制。平台必须承担起“守门人”的实体责任,组织人员或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已认证的“堂食店”进行随机实地探访,一旦发现不符,立即取消标识并予以公示惩戒。

对于监管部门,则需要让政策落实落地。近日发布征求意见的《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是一份切实的指引,但还需出台更多细化的标准和举措。应明确“堂食”的具体定义和最低标准,防止“两张桌子”就蒙混过关。同时,要建立对平台的监督问责机制,对于标识审核不严、乱标错标问题突出的平台,依法进行处罚,倒逼其履行审核义务。

对于消费者,畅通反映渠道是最好的保护。平台应开发更加便捷、有效的用户反馈举报功能,如用户在当前定位下拍摄商家实际环境并上传,系统自动与商家认证信息进行交叉比对,对于查证属实的有效举报,给予用户积分或红包奖励,充分调动亿万用户的监督积极性,形成强大的社会共治力量。

“堂食标识”的初衷是好的,它代表着虚拟世界中的那一抹真实。要借助本次“贴标签”契机不断“练好内功”,真正构筑起一道食品安全的坚固防线,只有这样网络餐饮才能迎来真正健康、可持续的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汪卓杭(湖北宜昌“我们正当阳”团队、河溶镇人民政府)

责编:丁玥【责任编辑:杨虹磊】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