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今年10月26日是合肥市第三十届环卫工人节。10月24日下午,在合肥市第三十届环卫工人节座谈会上,网格队长司丽丽动情地回忆起内涝期间居民送来的饭菜,这份“暴雨中的温暖”正是对环卫工人辛勤付出的最好回馈。会上,多位一线工作者分享了他们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故事。
“普通人,把普通事做好,就不普通。”包河区的夜间督查员方庆这样说道。2013年7月,方庆成为垃圾收运车驾驶员,至今已走过4000多个日夜。从最初“车少站小”、日均垃圾量600吨,到如今专业收运车50余台、日处理1500吨垃圾,他亲历了环卫作业从分散到集中、从人工到机械的变迁。“垃圾日产日清,城市每日如新”,是他和同事们立下的“军令状”。“夜里,万家灯火逐渐熄灭,但许多环卫工人仍在忙碌。我感到,这座城市的安宁和洁净,有我和同事们的一份功劳。”方庆说。

环卫工人正在清扫人行道
庐阳区的陈恩燕在环卫战线工作了27年,她亲历了环卫队伍的发展壮大,也见证了这座城市容颜改变的每一个细节。1999年,陈恩燕加入环卫大家庭,那时的环卫清扫主要依靠人工,“我手中的大扫帚,一拿就是10多年。”陈恩燕说,随着技术的发展,高压冲洗车、湿扫车等各类大中小型机械化环卫设备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无人清扫车等高科技设备也陆续“上岗”,“人机结合”的高效作业模式,不仅减轻了一线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还有效减少了环卫作业风险。“装备迭代升级,市民的卫生意识也在提升,全社会对环卫工人的关心也更多了。”陈恩燕欣慰地说。

环卫工人正在清扫街道
来自蜀山区的垃圾收运驾驶员刘俊,已经从事了八年垃圾收运工作,无论是盛夏酷暑还是暴雨倾盆,他都准时出车,安全作业。工作中难免遇到困难,刘俊经常出入一些道路狭窄的老旧小区,车辆通行和作业难度都很高,“记得有一次,车辆在半路出现故障,为了不耽误收运进度,我赶紧联系维修人员,从那以后我开始学习简单的故障排查方法,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也更有经验了。”刘俊在分享中表示,环卫工作虽然平凡,但它让人感受到自己在为城市的美好贡献力量,也就更有了前进的动力。

环卫工人正在清扫积雪
来自瑶海区的司丽丽如今是一名网格队长,从事环卫工作已经接近十年,凌晨四点半上岗是常态。2024年合肥某小区内涝期间,她带领队员连续奋战三天两夜,清理垃圾、疏通道路,最终顺利完成了小区的灾后恢复工作。其间,居民主动送来饭菜和饮用水,让她感动不已,称之为“暴雨中的温暖”。如今,她将“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作为工作理念,继续为合肥这座美丽的城市增添光彩。
座谈会上,市城管局领导、爱心企业代表也纷纷发言,向环卫工人致以节日的问候与敬意,并举行了反光背心捐赠仪式,为一线工人送去温暖与保障。
大皖新闻记者 龚润泽 (图片由合肥市城管局提供)
编辑 王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