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东将房屋信息挂在网上,对外出租。很快有人联系,并且仅看图片和视频就要签约。10月25日,“租客”微信发来所谓的电子租赁合同,诱导房东填写个人敏感信息。在网格员的提醒下,房东识破骗局。
家住和平苑小区的苏女士有一套闲置房,为了能尽快出租,便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发布了相关房屋信息。才过一天,就有人打来电话,说看了房屋介绍,觉得挺合适,想再看看图片和视频。
苏女士询问,为啥不现场看房。对方解释,自己是外地人,要到太原旅居3个月,所以线上敲定即可。双方添加微信好友,苏女士发去视频和图片。对方看后挺满意,要签合同。
没想到这么顺利,苏女士很高兴,马上发去一份电子版的租赁合同。然而,对方表示,有些条款不合适,需要修改,并另外发来一份合同。苏女士打开一看,并非文档格式,而是一条链接。
刚点开链接,和平苑社区网格员刘晓莉入户询问供热情况。聊天中,苏女士说了房屋已经租出去,马上要签合同了。网格员看了一眼合同链接,觉得蹊跷,上面让填写详细住址、身份证、银行卡号等信息。
“租客索要房东的银行卡号?别填写,这有问题!”网格员马上劝阻,并咨询了派出所民警,被告知属于新骗局,目的是盗取个人信息。苏女士恍然大悟,赶紧将这名“租客”拉黑。网格员提醒,线上租赁房屋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签合同前,最好现场验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