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燕 通讯员 程美慧
1991年,来自济宁微山湖的4岁女孩因卵巢脂肪肉瘤,生命危在旦夕。绝望之际,时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主任、现山东省脐血库首席科学家沈柏均教授提出通过混合脐带血移植挽救其生命。该方案在当时全球尚无先例,风险与希望并存。
术后一月,女孩体内的肿瘤包块奇迹般消失。这道跨越生死的 “脐迹”,不仅让世界医学界为之震动,更入选 “中国医药科技十大新闻”,就此拉开我国脐血临床应用的序幕。
为了让更多此类患者重获新生,沈柏均教授及科研团队向国家卫生健康委申请建立脐血库。1993年,山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下简称:山东省脐血库)率先筹建。32年来,山东省脐血库始终以“引领细胞科技,保障人类健康”为使命,根植齐鲁,辐射全国,为92万余个山东家庭筑起健康“防火墙”,让生命重生的“脐迹”不断续写。
日照:4岁的安安“毕业”了!
发烧、血小板降低……日照 4 岁的安安突遭再生障碍性贫血侵袭,而此前他的身体一向健康,历经反复检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拿到了最终确诊单。随着病情进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了唯一的治疗选择。
对需要移植的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找不到、等不到配型就意味着救治机会的流失,幸运的是,在安安出生时,父母便坚定选择为他储存了自体脐带血。因为有自己的脐带血,安安一家成了病友群里让人羡慕的对象。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儿童血液与肿瘤诊疗中心移植病区主任刘芳介绍:“因为(自体脐带血移植)没有排异的风险,所以它们的生活质量非常好,近期我们又有三例自体脐血的移植,我们发现它们的造血重建是非常快的,甚至有个孩子移植后五天他的粒细胞就涨起来了,快过了同胞全相合的异基因移植。”
2025 年 6 月 30 日,安安在医院接受了自体脐带血移植,由于自体脐血无排异风险,移植后恢复顺利,20多天后,安安从移植仓里顺利“毕业”了!
7 月 28 日,安安顺利出院,随着血象稳步回升,重拾往日活泼。安安妈妈眼眶泛红地感慨:“脐带血真的存对了!”
更让安安一家安心的是,储存脐带血时附赠的保险,为这个家庭减轻了经济压力 ——30 万元重疾理赔款与 10 万元自体脐带血移植理赔款及时到账,让这份守护既有 “生命温度”,又有 “保障力度”。
菏泽:“妹妹带着特殊使命来救姐姐的!”
“孩子好了,谢谢你们的帮助!”8月20日,琪琪一家从菏泽定陶特地赶赴山东省脐血库,亲手将一面锦旗赠予山东省脐血库的工作人员,以表达他们深深的谢意。
回忆起漫漫求医路,琪琪妈妈赵娟的声音依然哽咽。2019年,刚出生两个月的琪琪就开始反复感冒发烧,此后一家人奔波于各大医院,“基本上不是在住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2021年5月31日,一岁多的琪琪在齐鲁医院被确诊为免疫缺陷病,彻底根治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当时已怀孕6个月的妈妈毅然决定储存二胎的脐带血。“妹妹就好像带着特殊使命来救姐姐的!”妈妈感慨道。幸运终于降临,经检测,妹妹的脐带血与琪琪配型10个位点全相合。
2024年2月,琪琪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下简称“北京儿童医院”)成功完成移植手术,“手术效果很好!嵌合率很高!”——这个好消息让全家人喜极而泣。
漫长的治疗中,经济压力曾让琪琪一家举步维艰。山东省脐血库了解情况后,及时为他们提供专项援助金,用温暖化解困境。如今,琪琪的身体日渐康复,那个曾经躺在病床上无力的孩子,重新绽放出孩童的活力,这个历经磨难的家庭,也终于找回了久违的欢笑。
聊城:移植仓外的“姐姐加油!”
近日, 9 岁的聊城女孩嘟嘟在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成功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后,血象稳步回升,已顺利出院!在这场与白血病的顽强抗争中,四年前弟弟出生时储存的脐带血,成为了挽救嘟嘟生命的关键 “备份” 。
“确诊白血病时,我们只知道高危型大概率要移植,心里又慌又乱。”嘟嘟爸爸说,找到合适供者是移植成功的关键,就在全家陷入绝望时,他们突然想起,四年前弟弟出生时,在山东省脐血库储存过脐带血!
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造血干细胞移植科主任张建平介绍道:“亲缘造血干细胞能促进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植入,减少移植后的排斥反应,甚至对长期生存都有帮助,对于这个孩子,脐带血不仅能促进造血的植入,还能降低高危髓系白血病的复发风险,改善她的长期生存质量,这在临床中已经得到证实。”
2025年8月7日,是嘟嘟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日子。那份承载着姐弟血脉羁绊的脐带血,最终带着生命最初的蓬勃活力缓缓输注进姐姐的身体。移植仓外,4岁的弟弟还不太懂“移植”的深意,但他通过电话一遍遍喊着“姐姐加油!姐姐快点好!”。
这份跨越年龄的守护,没有复杂的语言,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只是一份血脉相连的本能。弟弟或许还不知道,自己早已成为姐姐生命里最珍贵的 “小英雄”,而这份用血脉编织的亲情,终将陪伴姐姐闯过难关,迎来满是阳光的明天。
青岛:2岁妞妞勇敢打“怪兽”
“过年那时候,老大在学校发烧,她(妞妞)也发烧,所以当时想着老大传染老二,老二传染老大,就没多想。”妞妞爸爸回忆道。当时1岁多的妞妞在2024年的春节曾多次出现过低热症状,但让人没想到是这个常见的症状下竟隐藏着一个“凶然猛兽”。
随着病情的发展,妞妞慢慢开始出现“腿疼”“手疼”“脸部有肿物”的症状。最终,一张 “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 的诊断书,让笼罩在这个家庭的焦灼有了姓名。
2024年8月,妞妞爸妈带着孩子前往了北京儿童医院继续求医。在北京儿童医院,妞妞先后接受了多轮化疗及免疫治疗,最终医生还为妞妞制定了造血干细胞回输方案。
造血干细胞的 “供体” 问题是很多患者会遇到的关卡,但对妞妞一家来说,不幸中的万幸是在妞妞出生时,妞妞爸妈为孩子储存了脐带血,脐带血富含造血干细胞。“说实在的,都知道这(脐带血)是个好东西,当时想着我们用不了,也可以给别人用。”妞妞爸爸说道。
2025年8月5日上午,妞妞的脐带血从山东省脐血库准时被送至北京儿童医院,当这份带着生命最初所有馈赠的脐带血缓缓输入妞妞体内,小小的妞妞又要开始打“怪兽”了,在脐带血的作用下,她的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将迎来重建。
“他(医生)说有脐带血是比较好的,用自己的没有什么排异反应,另外在费用上,用自己的脐带血,全套下来是二三十万,如果你是异体的是四五十万。”妞妞爸爸讲述道。
2025年9月,2岁多的妞妞已经顺利出院回家,向着健康又迈出了一步。未来,她仍需面对后续的治疗与复查,但这条抗争之路上,从不缺少力量:妈妈的温柔守护、爸爸的坚定陪伴,更有妞妞自身那份超越年龄的勇敢与坚强。
生命重新绽放的模样,是脐带血应用价值最生动的答案。
山东省脐血库以生命守护为舵,持续拓展临床服务版图。目前,应用覆盖区域不断增加,已达28个行政区,临床应用合作单位已达520余家,临床出库应用脐带血累计超 24000例。
每一份应用于临床的脐带血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新生。从血液病到免疫病、实体瘤,再到再生医学领域,脐带血的研究正在飞速发展,脐带血适应证也在不断拓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脐带血应用价值也将被不断深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