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市民参观“何以见园——文物里的园林意象”展。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
南报网讯(记者朱彦)昨天(9月23日),“何以见园——文物里的园林意象”展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开展。
中国园林在漫长的历史中发展孕育而出,数量众多、特色各异,是中国审美范式的载体。然而,物质的园林有很多早已成过眼烟云。文物上却留下了丰富的园林图像信息。这些信息呈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面貌和细节,并展示了古人栖居园中的鲜活场景、投射于园林空间中的悠游性灵。
展览分为“观合园色如许”“见微匠心独运”和“见心诗意栖居”三部分,共展出书画、玉器、瓷器、砖雕等文物近百件,集中展现园林之美,让观众得以透过这些文物组合,管窥古人倾注其中的巧思才情。
本次展览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承办,得到南京市博物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的支持。展览将持续到2026年1月4日,除了精彩的文物陈列,主办方还精心策划了寓教于乐的配套活动。其中,9月27日、10月12日,将推出“园说文物——不止亭台楼阁”社教活动;10月下旬将推出“藏在园林里的几何”社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