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记者走访4个小区的安全隐患 居民盼望尽快消除

来源:头条 浏览:1次 时间:2025-09-23

华商报启动“小区安全隐患排查”行动,征集线索的第一天,就接到几十条市民来电,反映小区内存在的种种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问题,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实地走访,督促相关部门及职能单位整改,尽快消除居民身边的安全隐患。

■南长安街壹号一期

9月23日,西安南长安街壹号一期内,业主童先生认为小区内绿化带边沿排水沟槽存在安全隐患。

小区绿化带外围排水沟槽锋利

割伤孩子手缝六针

2023年12月,童先生称自己儿子骑滑板车摔倒后,手碰到小区排水沟槽被割破。

9月23日上午,距离儿子的手背被小区排水沟槽割开,已经过去了一年多。童先生站在西安南长安街壹号一期小区的绿化带旁,目光再次落在那圈锃亮、依旧突出地面五六厘米的金属边缘上。它像一道沉默的伤口,横亘在修剪整齐的草坪与行人步道之间,也横亘在童先生一家与小区物业之间。2023年12月那个鲜血淋漓的下午,以及此后长达一年多的沟通与坚持,让这道原本不起眼的“排水沟槽”,成为童先生的心病。

“当时听其他娃说我娃手流血了,我赶紧跑下楼一看,他趴在地上,手压在那个金属板边上,旁边全是血。”回忆事发瞬间,童先生的声音依然紧绷。他告诉记者,他住在小区19号楼,周边有一处儿童游乐区,孩子们经常在那附近玩耍。当天,10岁的儿子在小区内骑滑板车玩耍不小心摔倒,手直接磕在了绿化带边沿的金属排水沟槽上,锋利的边缘瞬间割开了皮肉,医院诊断结果是手背割伤,缝合了6针。

看着儿子痛哭、接受清创缝合,童先生内心充满了自责与愤怒。“孩子疼得浑身发抖,我们做父母的,心都碎了。谁能想到,每天进出、看似整洁漂亮的小区里,藏着这么锋利的‘暗器’?”

业主:当时就要求整改

至今还是“老样子”

9月23日,童先生带着记者走访小区时,指着绿化带边沿的金属凹槽说,这些金属板就是割伤儿子的“元凶”。记者看到,这些排水沟槽高度约五六厘米,由薄金属板制成,环绕在小区内多处绿化带边沿,部分金属沟槽边沿尤其是三角区,确实比较锋利。

从童先生儿子受伤的照片能看到,孩子右手食指和中指之间的位置,皮肤上还残留着干涸的血迹,手背上能看到缝合后的伤口。

童先生称,2023年12月,待孩子的伤势稳定后,他找到物业,提出绿化带边沿的这些金属板存在隐患,希望物业能尽快在整改,但物业当时向童先生解释,其作用是挡水、排水,且是由开发商设置的。针对孩子受伤,物业说愿意减免物业费作为补偿。

但在童先生和不少业主看来,这些金属板边缘未经钝化处理,突兀地立在行人尤其是儿童经常活动区域的边缘,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安全陷阱。

“从2023年底到现在,我向物业、社区甚至住建部门多次反映,隐患依然存在。”童先生称,他开始投诉后,物业除在部分区域将锋利尖角磨平,再无其他动作,他多次反映此问题并不是为了要赔偿,而是希望不要再有其他业主因此受伤,“万幸我儿子没伤到要害,当时要是磕到了头、伤到了眼睛怎么办?要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摔倒,碰到了金属板,又咋办?”

物业:将听取业主意见 增加防范措施

记者联系到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称,因事发时间过长,未保留监控视频,因此无法判断童先生家孩子的伤是否是排水沟槽造成。物业表示,排水沟槽是开发商建设时设置的。针对童先生提出的实质性整改要求——例如将金属挡水板更换为更安全的砖砌结构,或者在周边摆放绿植进行软性隔离与警示,物业方面并未给出明确的时间表和承诺。

物业工作人员承诺,将再次对小区内所有排水沟槽进行排查,处理锋利的区域,同时在周边设置警示标识,提醒业主小心,尽量消除安全隐患。

针对该小区存在的问题,华商报将向西安市长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函咨询,并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天琴湾小区

污水围楼多年 小区陷“地基浸泡”困局

9月23日,西安天琴湾小区5栋4单元地下车库内有大量积水。

9月23日,西安高新区天琴湾小区业主再次向华商报反映,小区地下车库大面积积水,现场污水横流、恶臭难闻。同样的问题,该小区业主从2020年开始已多次投诉,不少业主担心,建筑地基被长期浸泡,大家的安全究竟有没有保障?

王女士是该小区5栋4单元业主,她告诉记者,自己是小区第一批入住的业主,七八年前刚住进来时,就发现小区5栋地下车库大面积积水,尤其是下雨天,积水非常严重。“晴天积水少点,一下雨水更多。”王女士称,不止5栋,小区3栋、4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就目前积水情况来看,5栋4单元地下车库位置积水最严重,且积水伴有明显臭气,业主在几年间数次向物业反映,但物业每次都是派保洁员清扫一下积水,问题一直得不到彻底解决。

早在2021年2月8日,华商报就曾接到该小区4栋业主反映,称自己开车回地下车库时听见很大的水声,随后发现电梯停运,物业管家发消息说是西墙附近市政施工导致污水管道破裂,污水倒灌到小区。

今年1月,该小区4栋业主再次向华商报反映,地下车库积水问题严重,尤其是下雨天,“地库一年进水十回八回都是少的。”据该业主称,污水倒灌已成为家常便饭,伴随而来的恶臭和蚊蝇滋生,让靠近地库的住户夏季根本不敢开窗。该小区3栋的业主同样抱怨:“感觉是化粪池的水渗进来,那个味道实在受不了,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不少业主怀疑,地下车库常年积水,跟小区西墙外未完全围合的车库有关,这才导致污水倒灌。记者当时采访时发现,该小区西墙外,地下车库建筑仍未完全合围,钢筋混凝土构筑物仍被污水浸泡。据2020年11月23日高新区管委会回复业主的信息,当时是因地铁施工影响,该小区4栋、5栋车库无法闭合完工,因而存在地面水倒灌现象。今年1月,高新区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还曾表示,开发商原本计划在这里建设一个出口,和地铁项目相连,但现在看来可能无法实施。这里最终应该会建成商业用房,建成后也就把整个地下车库合围,开发商资金方面应该没问题,主要是规划方面需要变更。

记者走访:

5栋4单元地下车库积水严重

小区西墙处仍未围合

9月23日,天琴湾小区4栋1单元外,小区西围墙处未完全围合,仍是大坑。

9月23日下午,记者走访该小区3栋、4栋及5栋地下车库区域后发现,3栋、4栋地面干净,但5栋地下车库区域积水严重。5栋4单元电梯通往地下车库的位置,地面刷着防水漆,但台阶下方仍有大量散发臭气的积水,水深没过脚面;5栋4单元地下车库和电梯之间区域,防火门外有水顺着台阶往车库内流淌;5栋4单元地下车库区域,墙边下水井口有好几个管子,井内水声“哗哗”响,地面区域也有积水,水深七八厘米。

在该小区4栋1单元外,记者看到,绿化边沿有一圈铁皮围挡,围挡内有一处深坑,坑内堆积着部分建筑物料和建筑垃圾,还有少量积水,深坑外围是地铁6号线郭杜西街站D口。

比起生活品质的下降,业主们更深层次的忧虑在于建筑安全。由于漏水问题持续多年,业主们普遍担心楼栋的地基长期被污水浸泡,可能对建筑结构稳定性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进而危及整体安全。此前,漏水问题已多次导致电梯井进水,引发电梯停运甚至乘客被困事件,这无疑加剧了业主的恐慌。

物业:商业体未建设

导致西围墙车库入口未围合

小区地下车库常年存在的积水到底从何而来?是否跟西围墙处未完全围合的车库有关?

记者联系到小区物业,一位王姓负责人告诉记者,小区此前4栋、3栋地下车库积水问题,确实是因小区西围墙处尚未完全围合,导致雨水、积水等倒灌所致。她称,小区西围墙处原本为地下车库入口,但因商业未建设,导致车库出入口只能简单用卷闸门遮挡,如遇到下雨,雨水会倒流进地下车库。此外,5栋地下车库积水问题,是因其周围的商业建设未完成,尚处于半封闭状态,一下雨雨水就从防火门处流进车库。

该负责人称,据物业目前掌握的情况,小区西围墙及周边商业体建设预计年底动工,建成后相信车库积水问题就会彻底得到解决。

针对此事,华商报将向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发函咨询,并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绿地新里城一期

车棚拆除不彻底

金属框架成“利器”

9月23日,西安浐灞国际港绿地新里城一期3号楼后方空地,两排白色车棚框架倒伏在地。

9月23日,家住西安浐灞国际港港安路绿地新里城一期的业主袁先生向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029-88880000反映称,两年前物业在小区3号楼下建了一个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但由于距离住宅楼过近,存在消防安全隐患,遭到3号楼业主集体反对,后物业虽将车棚拆除,却未彻底清理现场,导致拆下的金属框架长期堆放在楼后空地,对玩耍的儿童构成安全威胁。

“车棚框架对大人可能不算危险,但小朋友活泼好动、安全意识弱,经常在铁架间钻来钻去。万一磕碰受伤,责任该谁承担?”袁先生表示,拆除时施工简单,仅切断底部螺栓,让整体框架倒地即告完成,后续未作任何清理或围挡。多位业主曾多次向物业反映,要求移走框架、恢复路面,物业口头答应却始终未见行动。

记者走访:

车棚“残骸”倒伏在地

周边堆积杂物垃圾

9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该小区实地查看。从南门进入后,在3号楼与5号楼后方空地见到两排长约20米的白色车棚框架倒伏在地,地面仍保留着之前施划的白色停车位标线,在靠近3号楼处的框架下还堆有木条、旧沙发、砖块等杂物。框架与住宅楼之间有一条宽约三米的绿化带。

一位业主告诉记者,该车棚因业主反对未能投用,但拆除后框架一直原地堆放,“天气好时,常有孩子在里面玩,铁架歪斜不稳,加上杂物多,确实让人担心”。

小区目前禁止电动车入内,物业在西门外部设置了充电车棚。但随着电动车数量增加,充电资源日趋紧张。有居民反映,晚间充电桩一位难求,不少车辆只能停放在小区外人行道、道沿下甚至非机动车道。

随后,记者在小区西门以及南门外看到,大门外两侧的人行道上停放了大量的电动车,且西门外不仅人行道上有停放,路边道沿下以及道路中间也有一些非机动车停着。

记者随后联系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记录问题后称将立即进行联系,随后由物业负责人给予回复,但截至发稿记者未获任何反馈。该工作人员表示,之前小区设计有车棚,但当时建设时部分业主提出了反对。

袁先生表示,废弃框架不仅影响环境,更实质威胁儿童安全,希望物业履行管理责任,尽快清除残留设施,恢复公共区域整洁安全。

目前,车棚残骸仍滞留原地,业主期待物业能重视安全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针对该问题,华商报将向西安浐灞国际港发函咨询,并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御城龙脉小区

外墙瓷砖脱落频发

居民担心被砸

9月23日,南二环御城龙脉小区4号楼侧面墙面上能明显看到多处瓷砖脱落。

“就像一个炸弹在头顶,现在每天进出单元都会加快脚步。”9月23日,家住西安市南二环御城龙脉小区的刘女士向华商报反映称,小区楼宇外立面的瓷砖经常掉落,尤其刮大风或下雨时容易脱落,居民都提心吊胆,物业只发提醒,让居民注意绕道,希望物业能进行修补或采取一定措施,保障小区居民安全。

刘女士告诉记者,小区共有6栋楼,几乎每栋楼都出现有瓷砖掉落现象,但3号楼较为严重。“3号楼旁就是小区东门,居民们进出小区都要经过这个通道,一旦瓷砖掉落,极易伤人。”她去年入住以来,楼栋管家每间隔不久就会发出通知说:瓷砖脱落,大家走的时候注意安全,绕道而行,有时会拉一段警戒线,但看瓷砖不掉落,警戒线也就撤了。“但3号楼的居民没法绕,进出单元都必须走,今年暑假时好像3号楼瓷砖掉落还把一个孩子划伤了。”

刘女士透露,今年9月初有业主曾询问物业维修进展,对方回复称“已走流程,需等待审批结果”,但具体维修时间仍未明确。

9月23日下午,记者对该小区进行了走访,发现小区6栋楼(其中1、2号楼分别有两个单元)的外立面从一层到顶层均有不同程度瓷砖脱落现象,远远看去就像墙面上有多个“补丁”,且在每栋楼外立面上物业均贴了高空坠物警示的通知,上面写着:楼面瓷片脱落风险,注意安全请勿靠近。

小区一位居民称,由于小区距离中学、小学都非常近,每天上下学期间进出的学生众多,瓷砖脱落带来的安全隐患令人担忧。

物业:维修已上报正待审批

彻底解决需动用大修基金

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小区物业工作人员回应称,2019年曾尝试申请大修基金用于外立面维修,但因故未果。今年物业已再次向碑林区住建局提交申请,目前正处于审批阶段,具体维修时间尚不确定。

该工作人员表示,为应对当前风险,物业每年会安排高空排险作业,清除空鼓或破损的瓷砖并进行封口处理;遇极端天气也会发布温馨提示,并由安全管家每周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隐患。“外墙瓷砖随着年限增加确实存在脱落风险,彻底解决需待大修基金获批后重新施工。”

工作人员还表示,建议关注此问题的业主可以写诉求交到物业,物业会尽快把业主诉求反馈给碑林住建,这样能更快地推进大修基金的审批。

针对该问题,华商报将向西安市碑林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发函咨询,并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征集小区安全隐患线索!

华商报4大平台等你来爆料

如果您居住的小区也存在安全隐患,请尽快通过以下方式告诉我们,提供线索时,请尽可能详细描述隐患所在小区名称、小区位置、具体隐患问题及相关照片或视频。为便于记者现场核实,请留下联系方式(我们会对您的个人信息保密)。期待您的参与,让我们一起守护共同的家园,让安全成为生活的底色。

1.华商报24小时新闻热线:

可拨打029-88880000直接反映

2.华商报官方微博:

关注“华商报”官方微博,发送私信“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话”

3.华商报官方微信:

关注“华商报”官方微信(hsb88880000),在微信后台发送私信“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话”

4.华商报小程序:

微信搜索“华商报”小程序并发帖留言,内容包含“具体反映问题+联系电话”,文字、图片、视频皆可发送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马群 杨平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热词搜索: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