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东营市初中化学教研员联系校“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交流活动在东营区第三中学举办

来源:头条 浏览:0次 时间:2025-11-21

鲁网11月20日讯为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推动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近日,东营市初中化学教研员联系校“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研讨交流活动在东营区第三中学成功举办。东营市教科院初中化学教研员范玮,东营区教研室初中化学教研员杜召民,东营区第三中学校领导及市区化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寻“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策略,促进课程理念向课堂实践的深度转化。

课例展示:在真实情境中激活知识,于问题解决中培育素养

活动中,两位教师呈现了以课标为纲、以素养为魂的精彩课例。李意老师以《探究“拯救鸡蛋”的奥秘》为主题,围绕“酸与碳酸钙反应”设计贯穿始终的探究任务。学生通过实验预测、操作与反思,不仅构建了知识模型,更将所学迁移至“皮蛋沉浮”等生活现象,并在废液处理中强化环保意识,实现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的融合培养。

毕园园老师则从《探究植物印染里的酸碱密码》入手,以紫薯汁染布为切入点,融合《周礼》所载古法工艺,引导学生分析草木灰、醋液在印染过程中的作用。课堂在古今对比中深化了对“变化观念”的理解,也彰显了化学学科的人文价值与文化传承功能。

东营区化学教研员杜召民对以上两节课例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李老师的课侧重“深度探究+逻辑推导”,适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毕老师的课侧重“文化融合+实践体验”,适合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与文化认同。他还指出,初中化学教学应打破“知识本位”局限,以真实任务为载体,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与学科特点,既要注重科学探究的严谨性,让学生掌握核心原理;也要挖掘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与实用价值,让化学课堂既有“科学味”,又有“生活味”“文化味”,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

策略分享:无生试讲见功力,课标导航促成长

东营区第三中学王瑜老师作《锚定课标,聚焦素养——无生试讲设计》专题报告。他以《海水“制碱”》一课为例,回顾了自己从“知识讲授”到“素养导向”的教学转变,强调课标是教学设计的根本遵循。王老师提出的“逆向入门”“对标分析”等五大策略,为教师将课标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提供了实用路径。此外,他以“从古法火折子到现代火箭”的教学案例,展示了如何将知识点串联为富有逻辑与情感的学习主线,实现“真实性、结构化、活动性、情感性”的有机统一,使核心素养在课堂中自然生长。

总结提升:研思并进,共筑素养课堂新常态

活动尾声,市教研员范玮老师作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活动是对“何为好课堂”的集体反思与回应,强调教学必须坚持以课标为纲、以素养为魂。课例展示与策略分享充分体现了“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揭示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在于对课标的深度理解与教学创新。范老师希望与会教师能将活动中的思考与方法带回课堂,持续探索素养落地的多元路径,推动东营初中化学教学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教育理念的深度碰撞。它标志着东营市初中化学教学正从“知识传递”向“素养培育”进行深刻转型。以课标为舵,以素养为帆,东营市化学教育人正在课堂教学的深水区中破浪前行,共同绘制着一幅充满生机与创造力的教育新图景。(通讯员 闫丽霞 王雪静)

责任编辑:陈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