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旨在为全体参保人提供规范、公平、可持续的医疗保障。如今,医疗保险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但部分参保人在医保待遇享受方面仍然存在认知误区,记者整理了六个常见的医保待遇误区,希望大家能避开。
误区一: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报销需要单独缴费?
不需要。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其医疗费用达到大病保险起付线的部分,将自动纳入大病保险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政策,可咨询当地医保部门。
误区二:异地就医,必须回参保地报销?
不需要。参保人员按规定办理异地就医转诊备案手续后,在备案地已开通联网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诊疗费用可实现直接结算,无需回到参保地报销。其中,京津冀区域内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三地互认,在三地就医可以实现免备案直接结算。
误区三:医保断缴,个人账户里的钱会清零?
不清零。即使断缴,个人账户里的余额也不会清零,钱还在账户里,可以继续使用。不过医保断缴会有待遇等待期影响医保报销等情况,大家不要轻易断保。
误区四:住院满15天需要出院是医保的规定?
不是。参保人员的住院天数和医疗费用,取决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医保经办机构明确要求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掌握入出院标准,不得拒收符合住院条件的参保人员,不得要求未达到出院标准的参保人员提前出院。如发现违规行为,经核查情况属实的,将根据相关协议处理。如果患者遇到被分解住院或强制出院的情况,可以向定点医疗机构医保部门或医保经办机构投诉。
误区五:医保卡可以借给他人使用?
不能。医保卡借给他人使用,可能涉嫌违法。《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要求,个人不得将本人医保凭证交由他人冒名使用,情节严重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特殊原因需要委托他人代为购药的,应当提供委托人和受托人的身份证明。
误区六:在定点零售药店可以刷医保卡购买食品、化妆品等生活用品?
不可以。个人账户不得用于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属于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的支出。(河北日报记者 贾东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