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专家解读庐州塔为何高度超400米?

来源:头条 浏览:0次 时间:2025-11-09

大皖新闻讯 11月9日上午,400米大气环境气象梯度观测塔项目——庐州塔正式启动建设。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建设。

庐州塔在建成后将成为合肥科创新地标,那么它的高度为何超过了400米?它的建设节点和建设难度分别是什么?它又将搭载哪些“杀手锏”级别的观测设备呢?就此,大皖新闻记者采访多位专家进行解读。

建设难点在于施工技术要求极高

庐州塔项目位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未来大科学城,11月9日上午合肥的最低气温已低至10℃左右,但在庐州塔的施工建设现场,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地上随处可见机械设备和忙碌的建筑施工人员。

在采访中,现场人员表示,庐州塔施工技术要求极高,塔身构件多、重量大,紧固件多达8万个,且超高建筑受风力影响大,构件吊装及安装难度极大,塔高400米处设计允许的垂直度偏差仅为13cm。

同时,记者了解到,在吊装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上,主塔120米及以下部分,采用履带吊起重吊装施工,主塔120米以上部分,采用自升式双拔杆超高空吊装技术施工。

专家分析为何塔高超过400米

11月9日上午9点多,在400米大气环境气象梯度观测塔(庐州塔)项目启动会上,随着启动仪式的完成,庐州塔正式进入开工建设阶段,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为何庐州塔的塔高超过了400米?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桂华侨在接受大皖新闻记者采访时称,这是因为近地面的大气环境变化特别复杂,如果通过常规的观测平台,它很难连续24小时从地面到高空观测大气的变化特征。

桂华侨说,通过庐州塔可以实现长期的连续的近地面的大气演变过程的探测,庐州塔设有23个固定观测试验平台,以及1个可连续升降观测实验舱,综合观测能力国际领先。在现场,记者了解到,庐州塔预计2027年9月建设完工。

庐州塔主要瞄准解决这些前沿问题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桂华侨向记者介绍,近地面大气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但由于大气成分和气象要素复杂多变,目前我们的认知仍然非常有限。庐州塔建成后,可以实现从地面到400米高空大气污染物梯度、温室气体通量、气象全要素的连续观测,从而可以更加精细化地认知大气垂直分层结构及其演变特征,解析区域大气污染形成和演变机制、大气污染和气象相互作用机制、区域碳汇能力评估等难题,并实现大气遥感设备的准确校验。

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中心与基础设施处处长张寿彪看来,庐州塔作为一个载体平台,所有的研究设备都会放置在上面,从而进行大气污染等多方面的观测,“除了我们自己研究以外,庐州塔是向全球开放的。”

塔上将搭载众多“杀手锏”级别观测设备

庐州塔上将搭载哪些“杀手锏”级别的观测设备?这些设备能发挥什么作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桂华侨在接受采访时称,庐州塔上,除了常规的大气成分和气象要素观测之外,还将部署大量自主研制的高精尖大气观测设备。

桂华侨说,一方面,在固定观测平台部署大气湍流、温室气体高频通量观测等设备,以监测大气的瞬时动态过程,显著提升碳汇能力评估的精度;在加强观测平台,还将部署扫描激光雷达、高分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差分吸收光谱仪等设备,实现大气成分的三维分布探测,提升区域大气污染传输机制的认知和解析能力。

另一方面,在庐州塔上设计了1个可连续升降观测实验舱,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在实验舱内,会部署大气氧化性自由基和中间态物种监测、超细气溶胶粒径谱及其组分监测、云雾粒子监测等设备,实现超痕量物种和超细粒子的精准在线探测,从而深化实际大气环境中物理和化学演变全过程的科学认知。

大皖新闻记者 魏鑫鑫 摄影报道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