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贵州老年友好型社区里的幸福时光|南明区铁建国际城长者服务中心:医养融合守护 “夕阳” 更安心

来源:头条 浏览:1次 时间:2025-11-06

10月23日,清晨7点,南明区铁建国际城长者服务中心的多功能厅已热闹起来,90岁的周奶奶跟着护理员的节奏抬手、转身,和其他老人一起做着晨操;不远处,68岁的蒋成燊正给刚入住的老人比划着,怎么扶着扶手走路更稳。室外有些寒冷,但室内却暖意融融……这个于2018年开始运营的长者服务中心,专注于社区医养,早已成为近百位老人的“第二个家”。

医疗服务守护生命希望

“要是没来这儿,我可能早就放弃了。”68岁的蒋成燊声音里带着感慨。6年前,他因慢阻肺从三甲医院ICU转出时,医生坦言情况还是比较严重,需要专业照护。当时的蒋成燊态度消极,对生命不再抱有希望,在家人的劝慰下抱着试试的想法来到中心。没想到,这里的医生每天查房监测呼吸指标,护士定时调整用药,护工更是变着法鼓励他吃饭,告诉他:“只有吃下去,才能与疾病对抗。”

根据蒋成燊的身体情况,南明区铁建国际城长者服务中心的营养师定制了高蛋白流食,护理团队则帮他制定了康复计划。从卧床翻身到坐起,再到扶着扶手走路,每一步都有记录。一年后,他不仅能自主行走,还主动当起了“心理辅导员”。如今,只要看到有老人因偏瘫、慢性病等闷闷不乐,他就会拉着对方讲自己的经历:“你看我,从下不了床到能帮人,年纪越大,身体越不方便,我们更要积极乐观,自立自强。”

这样的“逆转”,离不开中心“楼上养老、楼下医疗”的独特模式。该中心一、二层是社区医院,CT、生化检测等设备齐全,还与贵州省人民医院、第一人民医院等6家三甲医院建立了医联体;三楼是日间照料中心,四至五层则是养老区域,每层都设护士站,医生、护士24小时在岗。

“老人突发心慌、大汗,或者有什么急事时,按呼叫铃后我们及时就能到床边,量血压、用药、联系转院等,一套流程下来,不超过10分钟。”护理部主任杨婧说,开业至今,通过绿色通道转诊的老人已有136人次,“有医疗兜底,老人才敢住、才住得安心。”

细节照护暖到心坎里

“家里最小的娃都63岁了,哪还能让他们照顾我?”93岁的周奶奶是铁建国际城的业主,2019年因摔跤手术后需要护理,子女年纪大、精力有限,她便住进了中心。如今6年过去,她不仅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还常说“家里不如这儿舒服”。

这份“舒服”,藏在无数细节里。在该中心30平方米的房间里,使用的床、沙发、桌椅等适老化家具,均为中心自主研发。目前,该中心已获得11项养老相关专利。

“要是想打牌,下午总有老伙伴在棋牌室等着,输赢不重要,有人一起玩才开心。”周奶奶说。

最让周奶奶安心的是“有事随时有人管”。有一次,她凌晨突发心慌,手一伸按响呼叫铃,护士很快就带着血压仪赶来,测完发现是低血糖,喂了糖水后又守了半小时,直到她情况稳定才离开。“要是在家,情况可能就比较危险,这儿比家里安全多了。”周奶奶说,家就住在附近,子女随时可以来探望她,看到她能吃能玩,也放了心。

团队坚守筑牢服务根基

老人们的安心生活,背后是66名工作人员的坚守。52岁的护工主管邵玉就是其中一员。自从来到中心上班后,不仅学到了医疗知识,在照顾老人上也更加专业了,家里老人也受益。

“刚开始什么也不懂,跟着团队慢慢学。多点耐心爱心照顾老人,看到老人们在这里健康开心地生活,我就觉得值了。”邵玉记得,疫情期间,中心实行封闭管理,她和同事们住在这里,24小时照顾老人,给失能老人擦身、喂饭,帮想家的老人视频连线子女,疫情过后,不少家属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这份坚守,源于中心对团队的用心。杨婧介绍,护理员的待遇与医生、护士一致,还有明确的晋升机制,从护理员到组长,再到护工主管,只要肯干就能往上走;每月除了业务培训,还有医德医风、心理疏导课程,“我们要让护理员觉得自己是‘医护一分子’,不是单纯的‘打杂的’”。如今,中心护理团队的稳定性在行业内少见,不少人在这里干了五六年,“把老人当家人,老人也把我们当亲人。”邵玉说。

让敬老爱老走得更远。如今,走进中心,不仅能看到老人下棋、画画的场景,还能在每月11日看到特殊的“兑换日”。老人们拿着攒下的“福币”,兑换洗发水、毛巾等日用品。

“福币是奖励,老人完成晨操、参加手工课就能得,这样他们更愿意动起来。”杨婧说,中心还会邀请三甲医院专家来讲健康课,组织生日会、旗袍秀,让老人“老有所乐”。

随着服务日趋成熟,中心的影响力也在扩大。总经理程学攀介绍,作为央企筹建的医养机构,这里已成为省级医养结合示范单位、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下一步计划将“贵阳模式”复制到中国铁建其他楼盘,同时,在做好医养的基础上,探索旅居养老等模式,利用各地资源让老人享受更多样的养老生活。

相关链接

大方县西南社区:撑起最美夕阳红的“幸福密码”

赤水市市中街道老城社区:打造温暖“港湾” 让养老变“享老”

老年友好型社区,让老有颐养

钟山区玉源社区:“一堂一队三长制”让老人老有所为

贞丰县珉城社区:老伙伴乐居新家园

乌当区保利温泉新城社区:夕阳正红,老有所乐

都匀市文化社区:康养“智享生活圈”“家门口”养老享康乐

观山湖区金元社区:让“养老”变“享老”夕阳生活无限好

普定县韭黄社区:产业饭碗越端越稳,老年生活越过越好

西秀区东街社区: 老年人的第二个“家”

修文县龙潭社区:让老年人搬得出留得下

赫章县银山社区:搬进城后的微田园与瑜伽课

铜仁市冲广坪社区:活跃在社区的“夕阳红”们

思南县丽景社区:老有所为,让养老变“享老”

独山县城北社区:老年人的幸福“乐园”

采编札记 | 韦倩:从老年人需求出发,把居家养老的“友好”落实落细

文/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莎

图/南明区铁建国际城长者服务中心提供

刊头设计/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浩宇

编辑/李冰

二审/金艾

三审/李缨

推荐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