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位网友晒出自家用了三十年的老锅,引来浙江瑞安一家不锈钢锅厂网络走红。随手拍的视频,竟收获数千万人围观,评论区里大量“求链接” 的呼声。
一口“土里土气”的老锅,凭什么让数十万网友排队买?表面看是网友的怀旧情绪,但细想,这更像是一场对“快餐式消费”的无声抗议。当市面上充斥着“一年一换”的厨具,这口用了三十年依然好用的锅,反而成了稀罕物。
瑞安这家锅厂老板的回应很实在:当年停产,部分原因是因为设计太老土,卖不动。这话听着有几分心酸。但问题在于,为什么三十年后,人们又回头拥抱这份“土气”?或许是因为,当人们在“快速迭代”中经历了太多“翻车现场”,才突然意识到:真正的“网红体质”,不是会营销,而是能经得起一日三餐的检验。
现在,瑞安老锅厂已经重启生产线,排队等锅的人已超过10万人,热度非凡。
但是,热闹终会褪去。如果锅厂只把这次爆火当作收割流量的机会,而忽略了夯实质量、改进设计、优化手感,那么等情怀消费的潮水退去,它可能又会回到积灰的仓库。毕竟,网友追捧的是“老锅”的质感,而不是“老土”的不便。
所以说,一口锅的使命永远不在热搜上,而在灶台上。瑞安的这口不锈钢锅,能否从“怀旧符号”变成“长青单品”,考验的是制造者能否把“三十年的故事”变成过硬的标准。好的实业,从来不是靠讲故事活下去的,而是靠每一份产品都能让人放心使用。毕竟,灶台不认网红标签,只认煎炒烹炸里的真功夫。
出镜/文字:沈素芬
拍摄/剪辑:吴芊芊 郭沁
统筹:伍佳佳 王舒娴【责任编辑:沈素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