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电厂”通过智能服务平台,将张家口、唐山两地蓄热式电锅炉聚合成整体
我国规模最大的蓄热电锅炉型虚拟电厂启用
河北日报讯(潘文静、石佳)11月1日,随着张家口等地开启供暖,我国规模最大的蓄热式电锅炉型虚拟电厂同步启用。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这个“看不见的电厂”没有实体厂房,通过位于北京的虚拟电厂聚合商服务平台,将分散在张家口、唐山两地共16处蓄热式电锅炉聚合成一个整体,具备54.4万千瓦调节能力,提升了供暖季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蓄热式电锅炉就像一所热能银行,在夜间电力供应充裕、电价较低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储存起来;等到白天用电高峰时,再将储存的热能释放用于供暖。”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市场营销中心主任孙雷介绍,作为华北地区主力虚拟电厂聚合商之一,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把这些分散的蓄热式电锅炉资源整合起来,参与到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中。
这个市场就像一个调节需求发布平台,发电企业与虚拟电厂聚合商每日分别提交出力和调峰计划,由华北电网调度中心根据整体供需情况形成调度指令。该机制确保了负荷资源的精准响应,有效增强了电网的调节能力与运行韧性。参与企业还可获得相应收益,形成可持续的市场化运营模式。
“虚拟电厂参与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对促进冀北新能源消纳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国网冀北电力营销部市场处处长薄博介绍,冀北地区是我国“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装机容量已突破8200万千瓦,占比高达76%。为应对风电、光伏发电的波动性,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将运行时段精准设定在凌晨00:30至7:00(风力大发时段)和午间12:30至16:00(光伏大发时段)。虚拟电厂据此灵活响应,在新能源发电较多时,引导用户多用电,主动消纳新能源;在发电不足时,适时减少用电或释放储能,有效保障电网稳定运行。
为支持虚拟电厂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国网冀北电力依托新型负荷管理系统,创新打造了以运营管理平台和聚合商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智能大脑”,实现对海量分散资源的精准感知、智能控制以及对虚拟电厂聚合商的一站式服务。
借助AI大模型力量,打造电网调度“智能大脑”。孙雷介绍,平台通过引入AI大模型,深度融合智能算法与业务场景,实现了运行数据的深度分析、市场电价趋势的精准预测和调控策略的动态优化,显著提升了蓄热电锅炉型虚拟电厂的响应速度和运行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