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近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热点论文数量世界占比首次过半,达53.2%,世界排名保持第一位;被引论文数量保持世界第二位,与美国的差距逐渐缩小。(据《人民日报》11月2日报道)
科技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科研论文数量已经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如今,热点论文、被引论文数量等多项核心指标位居世界前列,直接反映我国科研产出不仅在数量上稳步增长,更在质量与影响力上实现显著提升,折射出中国科技蓬勃的发展态势。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产出之一。这份成绩的背后,既有广大科研人员“十年磨一剑”的潜心耕耘,也离不开多重因素的保障。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为科研人员开展研究提供物质保障。与此同时,不断改革科研评价机制,努力构建更加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激发科研人员充分释放创新动能。从“嫦娥”背回月球“土特产”,到“蛟龙”探秘深海世界,再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千行百业,一系列科研项目成功实施,越来越多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既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也为科技论文数量、质量双提升奠定实践基础。
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认识到,热点论文占比过半是可喜的一步,却绝非终点。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科学研究面临不少挑战,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亟待突破,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仍有提升空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在“质”的提升上持续发力。一方面,要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转化机制与人才培养体系,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另一方面,应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难题,精准对接现实需求,让论文既有“高被引”的学术价值,更有“高应用”的实践价值。此外,应持续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在开放交流中汇聚全球智慧,提升中国科研影响力。如此,我们定能在科技领域实现更高质量的跃升。(周家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