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帕米尔高原上颠簸4个多小时,终于,在一片开阔的牧区,我们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大叔正帮老乡寻找走丢的牦牛。他胸前的党员徽章在阳光下亮得耀眼,看见我们来,他擦了擦额头的汗,咧嘴笑了:“牦牛应该就在这附近了,我们边找边聊。”

猛德大叔和大江网援疆记者合影。 艾力艾斯卡尔·努尔艾孜/摄
曾受邀到瑞金讲党课
跟着大叔找牦牛的时候,他跟我们唠起了家常。今年54岁的阿布都加帕尔·猛德大叔,是阿克陶县木吉乡的护边员,守护这片高原已经30年了。“每天不是帮老乡找牛羊,就是沿着边境线巡逻,日子过得踏实。”他的普通话不算流利,更多时候需要同行的木吉边境派出所民警翻译,但每一个字都实在。
说起和江西的缘分,大叔的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28年啊,江西帮我们做了太多事!”他指着远处的定居点,眼里满是感激,“以前我们住石头屋,雨天漏雨、冬天漏风,出门靠走、看病靠等;现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砖房又暖和又安全,娃娃们有漂亮的学校,生病能去新建的卫生院,村里有不少东西都是江西援建的。”
2023年9月,大叔受邀去江西瑞金讲党课。“在瑞金,我听了好多革命先烈的故事。”他说,那是他第三次“泪目”:第一次是在北京看升国旗,看着国旗往上升,觉得国家真伟大;第二次是在武汉,见着那么多党员群众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心里受了鼓舞;第三次就是在江西,想到28年的援疆情,想到家乡的变化,眼泪忍不住往下掉。“当时我就跟自己说,得对得起这份情,对得起胸前的党员徽章。”
找了近一个小时,终于在一处小山包后找到了走丢的牦牛。牧民老乡拉着大叔的手不停道谢,大叔摆了摆手,又指了指胸前的党员徽章。这场景,像极了2021年那个夏天,他帮武汉游客推完陷在泥里的车,游客要给钱,他摆摆手指了指胸口的党员徽章:“我是党员,不要钱!”就是这个瞬间,让他的名字传遍了全国。“在那个瞬间,我并未过多考虑,只是本能地冲上前去帮助群众。这是我们每一个党员都应该做出的反应。”大叔回忆道。
江西应用科技学院兼职思政教师
大叔的名气越来越大,日子却没怎么变——依旧每天巡逻、帮老乡办事,只不过多了个“兼职”:江西应用科技学院的兼职思政教师。
今年夏天,江西应用科技学院“赣青赴疆”实践团的师生们,专程来高原跟他见面,还给他送了锦旗,续聘他当老师。“千余名师生在‘云端’一起听课,我有点紧张,但更高兴。”大叔笑着说,他给孩子们讲自己的经历,讲护边的日子,讲对团结的理解,“我跟他们说,祖国每一寸土地都是家,每个中国人都是家人,爱护家、帮家人,都是该做的。”
今年7月,江西科技学院“石榴花开筑梦疆来”实践服务队成员来恺睿带着一封“考公志愿书”,跨越5000公里找到大叔。“孩子说,想让我在志愿书上签个名,做他‘为人民服务’的见证。”大叔想到当时的场景,眼里满是欣慰。
大叔还爱唱歌,自己写了两首歌:《党徽》和《守护祖国边境》。采访现场,他给我们哼了几句《党徽》,旋律悠扬,格外动人。“现在好多年轻人给我点赞,其实该点赞的是党。”他摸着党员徽章说,“我只是做了党员该做的事,换作其他党员,也会这么干。”
为群众多做好事就是为人民服务
就在我们为找到牦牛松了口气时,远处又走来了几个身穿警服的身影,原来是木吉边境派出所的增援民警来帮老乡一起找牦牛。发现牦牛已经找到了,民警们便和大叔原地开起了“学习交流会”,拉起了家常。
边境巡控队民警鲁提普拉·艾合买提介绍说,猛德大叔经常协助大家做工作,比如给新来的民警介绍牧区的情况,好让民警迅速熟悉环境融入工作,还会帮助民警和牧民们沟通,遇到登记信息、调解纠纷、上户服务时,身边总会出现大叔的身影。“我们都非常感谢大叔,让我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为群众服务。”
木吉边境派出所党支部书记、教导员李自成和大叔一边蹲在石头上休息,一边打听大叔寻找牦牛的具体情况,聊着聊着,大叔开始跟着李自成学起了普通话。“你是党员,我也是党员,我们要记住为人民服务。”李自成说道。随即,大叔用不太标准但力度十足的普通话复述“为人民服务”,眼神格外认真。
唠着唠着,话题又绕回了江西。大叔摸出手机,翻出和江西援疆干部的合影:“江西帮我们这么多,我这辈子都记着这份情。”他指着远处的雪山,又摸了摸胸前的党员徽章:“以前日子苦,现在好了,都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还有江西人民的帮衬,这份情谊,咱不能忘!”
采访快结束时,大叔拉着我们和民警一起合影,还特意把党员徽章摆正,用练了好久的普通话大声说:“谢谢江西!江西与阿克陶的友谊万岁!”
(全媒体记者黄玉龙/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