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待寄的包裹里,竟整整齐齐码放着7.4万元现金——这是近期西安一快递站内的真实一幕。察觉异常的快递员一个电话,西安民警火速出动,最终成功拦截了一起针对老年人的网络交友诈骗,守住了老人的养老钱。
7.4万元现金险些“飞”走
西安民警紧急拦截
“警察同志,有个包裹里全是现金,我们觉得不对劲……”2025年10月15日晚上10点多,西安市公安局碑林分局太乙路派出所接到辖区某快递站工作人员的紧急电话。民警高宇飞、霍雍鑫立即赶往现场,打开包裹一看,里面竟然是7.4万元现金。
民警迅速联系对方到派出所配合调查。原来,寄件人是一位老年人,老人对寄钱缘由闪烁其词,不愿如实说明情况。面对民警的询问,老人起初表示钱是寄给表弟的。“这钱一旦寄出去,那就是血本无归,根本回不来……”民警高宇飞耐心地劝导老人,从类似案例讲起,一点点剖析诈骗分子的常用伎俩,最终老人幡然醒悟,承认自己遭遇了网络交友类电信诈骗,在对方甜言蜜语的诱导下,准备将7.4万元现金寄给一个“从未谋面的好友”。
为确保老人不再被骗,民警联系了老人的家属,当面返还7.4万元,并核实确认老人没有其他损失。同时,民警再次对老人及其家属进行反诈知识的宣传和讲解。
10月29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获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线上转账风控系统日益严密
新型诈骗盯上线下钱包
当线上转账的风控系统日益严密,诈骗分子便将黑手伸向了线下,编织出一个个让受害者主动“人货分离”寄送现金与黄金的陷阱。从网络交友到冒充公检法,从投资理财到刷单返利,无论开场的话术如何翻新,其目的都是让受害者将真金白银,亲手打包递出。
近日,山东潍坊潍城公安分局接到线索,一男子正准备通过网约车交付涉诈资金。刑侦大队民警联合望留派出所紧急赶往现场,民警发现被骗男子正在附近徘徊。民警上前询问时,男子正准备按照诈骗分子的要求送出现金30122元,民警立刻将其拦下,成功将还未寄出的现金拦截。
返程路上,潍城公安分局再次接到线索,还有一名受害人被骗且刚将现金送至附近。民警立即停车,对周边进行仔细排查,最终在一棵果树下发现一个装有30000元现金的包裹并在附近找到了受害人。所幸,在民警的及时干预下,两位受害人都避免了财产损失。经了解,两名受害人均在手机中下载了“交友”软件,客服引导其提取现金送到指定场所。在民警耐心劝阻下,两名男子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落入骗局。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记者查询了解到,类似诈骗套路还有很多。在浙江丽水缙云县新碧派出所,陈阿姨紧攥装满20万元现金的袋子,声泪俱下。面对民警的反复询问,她从声称“小儿子结婚用”到“想换一家银行存钱”,编造各种理由。实际上,陈阿姨是听信了网上“高收益投资理财”骗局,取出20万元准备投入“项目”,此前民警联系她时,她还听从了诈骗人员的指令,藏起了用于联系的手机,一心想瞒着民警完成“投资”。
想着挣点“快钱”
沦为诈骗链条上的“工具人”
而除了现金外,黄金、白酒等实物成为新型诈骗的“硬通货”。特别需要谨慎的是,在这些骗局中,不仅受害者被骗,还有人不知不觉甚至在侥幸心理下成为诈骗链条上的“工具人”。
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结一起利用该手法转移电诈资金的案件。2024年12月,张某某想着挣点“快钱”回家过年,便找到同样经济拮据的李某商量如何“挣钱”。后来二人通过网络认识了电诈分子孙某(另案处理),孙某告诉他们只需要在指定的地点接收装着现金的包裹并交给他人就能获得丰厚的报酬。虽然二人明知包裹内的现金是来路不正的“黑钱”,但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侥幸心理的作用下,甘愿充当电诈“工具人”。二人先后利用货运平台,多次接收装有大量现金的快递包裹,其中张某某帮助电信诈骗团伙转移电诈资金40余万元,李某转移电诈资金3万余元。
延庆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张某某、李某明知是犯罪所得而予以转移,其中被告人张某某犯罪数额达到十万元以上,属于情节严重,二被告人行为均已经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依法应予惩处。鉴于被告人张某某、李某具有自首、退赔违法所得等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最终综合两被告人的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分别判处张某某、李某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和十个月,并各判处罚金。
法官表示,此类案件相比传统的线上转账,利用货运平台运输现金的方式,更具有隐蔽性,不容易引起银行或第三方监管平台的注意,难以被及时发现和拦截。此类手法具有极强的迷惑性——被害人“亲力亲为”的假象、正规货运平台的背书、“人货分离”的犯罪手段,极易令人放松警惕。
西安公安:对方要求寄送现金、黄金等,都是诈骗
线上转账那么方便,诈骗分子为什么要选线下这种麻烦的方式去骗钱呢?这和诈骗手法不断翻新花样有关。
在山西阳城县,某黄金店铺店员发现顾客陈女士以“家人结婚”为由连续两次大额购买黄金,感觉异常后立即向警方提供线索。民警紧急联系快递公司,最终在中转站将包裹成功拦截。当陈女士看到“收益”无法提现的提示后幡然醒悟。
在海南三亚,68岁的李先生陷入一个名为“中泰机构”的炒股软件骗局。在所谓“内幕消息”引诱下,他甚至将自己的养老房产抵押贷款获得56万元,准备全部用于购买黄金,再交由诈骗分子充入“股票账户”进行投资。公安机关接到银行预警后,及时干预,成功保护了这笔资金。
“随着金融部门不断加强行业治理、公安机关对‘电诈黑灰产业链’打击力度不断加强,电诈分子无法办理、购买大量银行账户用来洗白骗取的涉诈资金,就想到了这样一种方法去骗取受害人资金。”西安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接受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时介绍,诈骗分子指定的地点是提前踩过点的,周边人员稀少,没有任何监控,公安机关很难找到取货人,而且也没办法通过线上的方式对被骗资金进行止付冻结。如果有陌生人告诉你可以通过寄现金、手机、黄金的方式投资或者刷单,一定不要相信。
“网络交友需谨慎,嘘寒问暖可能全是‘剧本’;需要寄送现金、黄金等贵重物品的行为都是诈骗。”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如遇可疑情况,请立即拨打110报警寻求帮助。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于震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曹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