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卷烟厂卷包车间的生产线上,设备运转的嗡鸣声与操作人员的脚步声响成一片。不久前,两位青年职工从不同机台调岗至“泰山”细支卷烟包装机组,在全新的设备前开启了协作征程。新设备、新搭档、新工序,既是挑战更是成长的契机,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质量为先”的匠人精神。
新设备前的默契协作
两位青年一个是新入职不久的王彬,另一人则是已经“挡车”的王涌昕,这两个眼里有光的年轻人跃跃欲试,对工作充满热情。卷烟包装的两个岗位如同齿轮咬合,其中每一个操作细节都牵动着产品品质生命线。印象深刻的是那次铝箔纸包装不平整的突发故障——当设备发出异常提示时,他们几乎同时冲向机台。王涌昕蹲在主机旁仔细观察烟包的运行轨迹,突然指着压辊喊道:“彬,你看这里,压力值好像偏离标准了,铝箔纸压得不到位。”经过俯下身反复校准压力参数,三次调试后,原本“打架”的铝箔纸终于恢复平整,设备重新发出规律的运转声,仿佛在为这场“默契配合”点赞。
质量防线的匠心坚守
在卷包车间,“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理念早已刻进每个职工的心里。某天自检时,王彬发现一包烟的透明纸边缘有免角不好的情况,虽然是容易被忽略的“小问题”,但在“卷包人”眼中却是不可逾越的质量红线。“王哥,这种细节必须较真。”他把烟包递给王涌昕,并立刻俯身查看:“没错,一定要保证每包烟都不能存在任何质量缺陷。”他们顺着包装流程回溯,发现是某个成型转塔的模盒角度需要微调。维修工调整完毕后,他们又连续抽检了20包产品,直到确认再无瑕疵才松了口气。这种“吹毛求疵”的坚持,正是对“泰山品质”的最好诠释。
与新环境共成长的青春答卷
在包装机组的日子里,他们常常在下班前互相分享操作“笔记”:一人讲授质量流程的把控技巧,一人分享包装环节各个检测的作用。大家常说:“青年职工是创新创效的生力军。”每一次排除设备故障后的相视一笑,每一批合格产品下线时的成就感,都让这两位青年更坚定了信念。如今,繁忙的生产线如同一条流动的品质长廊,而他们正用青春画笔,在上面勾勒着“精益求精”的注脚。
展望未来,作为“泰山青年”,深知肩上的责任——要让每一包产品都成为“泰山制造”的闪亮名片。在卷包车间这个充满活力的舞台上,将继续以匠心守初心,与新环境同频共振,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青年力量。(杜超逸)
责任编辑:赵家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