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误食异物的情况,如硬币、鱼刺、钢珠、假牙、电池等等,这时候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近日,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66岁的吴阿姨因误食一根绣花针,经历了一场风波。
吴阿姨因误将绣花针随食物吞入体内,就诊时已出现胃痛症状。经急诊胃镜检查,发现绣花针(长约3.2厘米)尖端已嵌入胃壁黏膜层,存在刺穿消化道风险。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医护团队凭借丰富经验,使用胃镜精细操作成功取出异物,避免开腹手术创伤,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已顺利出院。
消化道异物需警惕
消化道异物事件频发,常见于儿童误吞弹珠、硬币,成人误咽鱼刺、枣核,或特殊群体(如佩戴活动假牙者)意外吞服。尖锐异物若停留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胃肠穿孔、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如何避免异物进入消化道?
1.规范进食习惯:细嚼慢咽,避免进食时说笑或仓促吞咽。
2.儿童物品管理:将细小物件(纽扣、缝针)存放于儿童不可触及处,并加强安全教育。
3.特殊群体关注:活动假牙需定期检查固定性,精神障碍者需加强监护。
4.紧急处理原则:误吞异物后应立即禁食禁水,避免自行吞服饭团、韭菜等土方法,须尽早就医行内镜下异物取出术。
温馨提示
松桃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拥有成熟的多学科协作体系(医疗、护理、麻醉团队)及先进设备,常规开展内镜下异物取出术。对于复杂或滞留时间过长的异物,可通过精细化操作降低二次损伤风险。
内镜中心提醒:消化道异物重在预防,早发现、早干预是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关键。如遇类似情况,请第一时间至专业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松桃人民医院
一审:肖咏
二审:邓欢旭
三审: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