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 近日,安医大一附院脊柱外科申才良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一例5G+头戴式设备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为一名身处安庆的腰椎骨折患者实施了精准治疗。同期,团队还通过该技术为一名病情复杂的患者进行了远程会诊,准确判断病因并制定手术方案。这标志着安徽省在骨科机器人临床应用领域迈上了新台阶。
5G头戴式设备在5G远程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中的应用
据介绍,5G+头戴式设备辅助远程骨科手术机器人手术是5G+远程骨科机器人手术的“进阶版”:不仅免去了在手术室内部署大量专用设备,和复杂的术前安装与调试,还能“释放”专家的双手,让专家可以完全专注于治疗或手术操作。头戴式5G设备可捕捉4K至8K的高清画面并即时回传,使远程专家能够清晰观察手术细节。
这一技术革新使得远程会诊专家能通过第一视角画面进行手术操作或者门诊病房现场实时指导,免去病人必须前往远程会诊中心才可以接受远程会诊的局限,实现“零距离”诊疗。不仅能有效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年轻医生还可以通过头带设备,观看资深专家的手术过程,获得沉浸式的学习体验。
5G头戴式设备在5G远程会诊中的应用
“小叶医探”了解到,自2017年12月以来,安医大一附院骨科成为全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中心牵头医院,目前已开展相关机器人手术3500余例,并取得良好的效果。2019年,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院先后获批“骨科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示范培训基地”,并成为“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联盟单位”。同年,医院牵头建成安徽省首个骨科手术机器人5G远程治疗中心,奠定了该院在该领域的技术引领地位。
此后,医院持续获得国家与省级层面的认可与支持:2021年,获批工信部与国家卫健委“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项目”——5G骨科手术机器人远程治疗;2022年,联合中国电信建成“5G骨科机器人创新实验室”,还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器人远程诊疗体系构建与应用示范”课题;2023年,成为国家骨科医学中心北京积水潭医院“5G+骨科机器人联盟单位”;2024年,获批安徽省“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培训基地。
目前,安医大一附院已为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160余名学员进行了骨科手术机器人培训,未来将持续在5G+骨科手术机器人应用上不断创新,不断推进安徽省骨科医疗卫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旭凡 通讯员 赵丽媛 葛鹏
编辑 崔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