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住户为改善屋内采光,私自扩大窗户面积,导致楼下居民心里发慌,遂向社区反映情况。10月11日,坞西社区网格员与社区城建事务工作人员入户调解,通过“现场核查+普法教育”,不仅化解了邻里矛盾,更让涉事住户主动承诺补办审批手续。
“楼上邻居扩大了窗户面积,我们担心引发外墙渗漏、保温性能下降,你们快来看看吧。”坞西社区建校7号楼2单元居民称,因楼上两户调整窗户尺寸,担心影响房屋结构安全。接到情况后,社区网格员与负责城建事务工作人员一同来到现场查看情况。经现场核查发现,涉事住户窗户改造未涉及主体结构与承重墙体,未对建筑安全造成隐患。
在向楼下居民反馈结果、化解担忧的同时,工作人员仍对扩窗住户开展了有针对性地普法:“虽然这次改造没影响房屋安全,但装修涉及窗户等外立面改动,根据相关规定,改变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墙上开门窗,这类行为应当经过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了解法规后果后,对方当即表示:“多亏社区及时提醒,这就去规划部门咨询补办手续,以后装修一定先搞清楚‘能不能改、怎么改’。”
对此,北京市京师(太原)律师事务所王东旭律师表示,我国《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明确划分了装修中的“红线”:变动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属于绝对禁止行为,而改变住宅外立面、在非承重外墙上改门窗,则属于“需批准行为”,必须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许可。本案例中虽未涉及结构安全,但窗户尺寸调整可能已触及外立面改动,本质属于需审批范畴。业主即使有“改善采光”“优化空间”的需求,也不能忽视审批流程,否则可能面临限期整改、罚款甚至强制拆除的处罚,反而会让装修成本翻倍。
他建议居民装修前做好“两步走”:一是咨询物业明确管理规约,二是就外立面、结构改动等问题,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要求。提前沟通既能消除邻里顾虑,更能避免违规风险,真正实现“住得舒心、住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