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南京生物医药谷50余项产品技术国内外首创

来源:头条 浏览:0次 时间:2025-10-09

南京生物医药谷50余项产品技术国内外首创

以创新为引擎 全速竞逐医药新赛道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都 通讯员钱钰玲

全球首款全人源BCMACAR-T细胞治疗1类新药福可苏、全球首创“硒代技术”的1类抗流感新药济可舒、全球首个且唯一获得NMPA、FDA、CE认证的肿瘤NGS大Panel检测产品世和一号……近日举行的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南京)上,江北新区发布2025年度产业科技十大首创成果,其中4项属于生物医药领域,研发企业全部位于南京生物医药谷。

作为我市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阵地,南京生物医药谷以创新为引擎,全速竞逐医药新赛道,已形成以基因细胞产业为引领,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为制造业集群,检验检测、CXO、医药流通服务为特色的生命健康全产业链创新体系。目前,园区企业创新成果丰硕,50余项产品技术均为国内外首创,园区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聚焦行业前沿,在细分领域谋突破

当前,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正向精准化诊疗方向加速发展。如何才能脱颖而出?聚焦细分领域竞逐新赛道成为突破口。

在南京生物医药谷,脑科学与类脑智能交叉是重点布局方向,引进北京大学程和平院士团队打造“脑观象台”,支持先声药业建设神经与肿瘤药物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逐步形成从“认识脑”到“调控脑”的创新链。

本次世界青年科学家论坛生物医药主题会议上,来自海内外脑科学领域的顶尖学者与产业先锋,探讨了脑科学前沿成果、临床应用和产业转化。

“未来10年,对于脑科学领域是个机遇,比如脑卒中患者有语言障碍,只要戴上一顶‘魔法帽’,他的想法就能变成文字显示出来,这也是我们中心正在孵化的‘汉语魔法帽’项目。”程和平院士介绍。

早在今年3月,江北新区揭牌成立“江苏省类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由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牵头,联合南京医科大学、南京脑科医院等多方资源,计划用5年时间突破一批前沿科技成果。

不仅是脑科学领域,在基因与细胞治疗、器官芯片等前沿赛道上,南京生物医药谷也在加速布局,比如在基因与细胞治疗方面,已打造了涵盖基因检测、诊断、试剂、免疫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的全产业链。本月初,园区企业尧唐生物宣布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公司首席技术官王子君博士表示:“处在药谷这样的产业集群之中,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助力,尧唐生物也得以快速发展。”

两款新药获批,“上市军团”扩容

今年以来,南京生物医药谷好消息不断,其中,两款1类新药获批,两家企业敲钟上市。

7月3日,先声药业宣布1类新药恩泽舒获批上市,其是我国首个取得铂耐药卵巢癌全人群适应症的靶向药;7月16日,征祥医药宣布,企业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济可舒获批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单纯性流感。两款1类新药在半个月内接连上市,在南京生物医药谷尚属首次,在全国各大生物医药园区也极为罕见。

恩泽舒从立项到获批上市历时17年,济可舒也用了6年。企业埋头创新,“精心打磨”一粒药的同时,南京生物医药谷一直在耐心陪跑。“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要经历研发试验、临床试验、伦理审查、注册审批等多个环节。在药谷园区,我们得到了很多帮助,少了后顾之忧。”两家企业的负责人表示。

新药研发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上市更是如此。6月,南京生物医药谷企业药捷安康成功登陆港交所,仅隔月余,维立志博的上市钟声再次敲响。“自成立以来,我们就专注于发现及开发肿瘤、炎症及心脏代谢疾病小分子创新疗法。”药捷安康副总裁崔松喜介绍,公司拥有6个完全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产品和1个国际引进项目,在全球同步开展临床研究,大多具有首创性潜力。

事实上,无论是药捷安康和维立志博,还是处于上市前冲刺阶段的企业,都是在南京生物医药谷梯度有序的培育体系下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南京生物医药谷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现已集聚企业超1300家,自主培育上市企业7家,获批上市6个1类新药,在研1类新药200余个。

锚定源头创新,孵化更多“种子”

9月25日,东南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正式入驻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这也意味着,两所高校将有更多科研成果在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进行转移转化。

去年9月,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落地南京生物医药谷,重点聚焦原创新药、精准医疗与产品创新创制、高端医学装备研发与转化三大方向,推出总规模84亿元的基金支持计划,支持全国高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目前,中心已对接全国高校79家,遴选医药成果1467项,成功落地转化项目50余个。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教授韩思飞的项目正是其中之一,他表示:“我所开发的技术平台,是让药物通过人体淋巴系统递送,而非传统的通过血液递送。我当初创业所设想的东西,正在一步步实现。在分中心的大楼内,围绕创新,几乎能做新药研发的所有事情,这也是我选择落户这里的原因。”

“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正式运营以来,在物理空间建设、运营机制建设、转化平台建设、科技金融建设、产学研活动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以全链条服务推动成果转化实现一项项突破。”南京生物医药分中心常务副主任阚苏立说。

锚定源头创新,厚植“学”的根基,南京生物医药谷正全力打造创新“家底”最为厚实的产业园区;同时,园区强化“产”的支撑,以重大项目的引进与建设为抓手,提升发展质效。

南京生物医药谷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园区已经基本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开放包容的创新生态。园区正深化新区“四大行动”,聚焦服务企业,构建“首问负责、闭环管理”机制,今年以来累计走访企业658家次,诉求办结率100%;聚焦项目建设,按照“周周有签约、月月有开工”的目标,全要素保障重大项目提前开工和提前投产;聚焦研产贯通,遴选全国高校成果落地转化,南大、东大、药大等在园区与产业深度融合;聚焦招商引资,今年成功引进先声药业乐德奇拜单抗注射液产业化项目等多个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