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友人在鼓浪屿钢琴码头下沉广场演出,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
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推出丰富多样的活动。图为新疆舞者带来精彩的表演。
厦门网讯 (文/图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 “恢宏乐声在马约翰广场上空回荡,我身边的游客都举起手机记录,掌声更是一波接一波。”昨日上午,东北游客林山梅来到鼓浪屿马约翰广场,沉浸式感受“管韵华章”主题音乐会的魅力,脸上满是激动。正值国庆中秋假期,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在这座“音乐之岛”火热上演。艺术周期间,80余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音乐活动轮番登场,吸引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在琴声与海风的交织中,共享这场独特的艺术狂欢。
在鼓浪屿,音乐从不局限于固定场馆。艺术周期间,钢琴码头下沉广场、鼓浪屿莫奈花园、黄荣远堂等轮番举办庭院广场音乐会,让游客在漫步中邂逅悠扬琴声。而在港仔后沙滩,音乐氛围多了几分活力与潮流,充满国潮风的民乐演奏、动感十足的爵士乐曲、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令人陶醉。
“鼓浪屿的音乐氛围实在太棒了!能看到不同风格的音乐家在户外表演,这种感觉太奇妙了。”来自俄罗斯的奥尔加(Olga)兴奋地说。她告诉记者,这次来到鼓浪屿,除了打卡各类户外音乐会,还去了八卦楼和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管风琴的声音太震撼了,历史建筑被精心修缮、保护,我深深感受到鼓浪屿的历史与音乐底蕴。”
与奥尔加同行的尼日利亚年轻人费伊(Fay),则对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内的“明星”——亚洲最大管风琴“卡萨翁700号”情有独钟。当“卡萨翁700号”奏响时,费伊沉浸在恢宏磅礴的乐声中,目光紧紧盯着管风琴复杂的机械装置,她说:“它的外观很棒,机械装置也很出色,能亲眼看到管风琴演奏,近距离观察它的运作,这是我最难忘的经历之一。”
除了音乐,鼓浪屿民俗文化也与游客们温暖相遇。在已被活化利用为鼓浪屿社区生活馆的延平戏院,一场充满闽南特色的“茶桌仔”体验活动正在进行。国内外游客和本地居民围坐一起,边品茶边听鼓浪屿老故事。中秋节将至,“博饼”民俗点燃现场氛围,骰子在瓷碗里碰撞出清脆的声响,“三红”“对堂”“状元”……欢呼声此起彼伏,洋溢着欢快的气氛。
遍布全岛的共享钢琴演奏点,则让普通游客也成了“音乐家”。白发苍苍的上海游客张闻川弹奏《月亮代表我的心》,勾起不少人的回忆。“平时只是在家自己弹弹,没想到能在鼓浪屿街头,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演奏,感觉特别有意义,圆了一次‘演奏梦’”。张闻川说。
这场音乐盛宴不仅有全民参与的“热闹狂欢”,还有“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在鼓浪屿音乐厅和管风琴艺术中心两大专业场地,艺术周邀请来自俄罗斯、英国、德国、韩国等国的国际顶级音乐家,带来一场场高水准的精品音乐会和大师班。
据悉,第十四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将持续至10月6日,这场集音乐演出、民俗体验、艺术交流于一体的盛会,进一步擦亮鼓浪屿“音乐之岛”的文化名片,让更多人爱上这座充满艺术气息的海上花园。
同步
鼓浪屿国际院校合作计划再扩容
意大利布雷西亚音乐学院昨加入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昨日上午,在鼓浪屿八卦楼,培养出多位国际顶级赛事冠军的意大利布雷西亚音乐学院与鼓浪屿管委会正式签约,加入“鼓浪屿国际院校合作计划”。双方将在音乐交流、文化互鉴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激活鼓浪屿音乐资源,持续夯实厦门“音乐之岛”国际品牌,共建全球音乐交流合作新典范。
意大利布雷西亚音乐学院已有百余年历史,是意大利最重要的音乐学府之一,涵盖古钢琴、爵士乐、声乐等专业。“鼓浪屿国际院校合作计划”于2025年5月启动,该计划旨在深化国际交流,充分发挥鼓浪屿作为“音乐之岛”的文化优势,提升鼓浪屿在国际音乐领域的影响力,同时引进国际顶尖音乐资源,与国际顶尖音乐院校开展合作。目前已和德国弗莱堡音乐学院、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签订友好合作关系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