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2025网聚美好安徽|这家老牌铜企,凭智慧与科技“点废成金”闯世界

来源:头条 浏览:1次 时间:2025-11-12

大皖新闻讯 11月12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南线采访团走进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铜陵有色)。记者们先后探访企业展示馆与生产车间,见证这家与共和国同龄的老牌铜企,从点燃新中国第一炉铜火到跻身世界500强,从单一冶炼到全产业链升级的七十余载奋斗征程与转型跨越。

薪火相传:从“铜业起点”到“世界标杆”

在展示馆内不远处,“新中国铜工业从这里开始”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将人们的视线引向1949年12月那个火红的起点。彼时的新中国百业待兴,党中央特批9500吨大米作为建设资金,在这片热土上点燃了第一炉炽热的铜火。

七十六年过去,当年的铜官山矿务局已成长为连续七年跻身世界500强的现代化企业集团。从地底深处的矿石到高端电子产品中的核心材料,铜陵有色完成了一场从“重量”到“重质”的华丽蜕变。

如今的铜陵有色紧紧把握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机遇,加快推进铜加工产业向高端化、差异化发展。目前,公司年加工铜材能力已达40多万吨,产品种类超过100种。“我们生产的铜箔最薄只有3.5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现场讲解员徐唯玮向记者介绍,这些高附加值的铜加工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光伏、高铁等高端领域,进入国内外500强企业供应链。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企业生产的无氧铜带成功应用于中国科学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的国家大科学装置,满足了混合磁体对材料的特殊要求。这项成就标志着企业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铜陵有色正依托全产业链优势,大力发展锌基新材料、铼基新材料、银粉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新材料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智慧冶炼:数字赋能锻造绿色标杆

当天上午,采访团成员来到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双闪精炼车间。在这里,红色的铜水通过圆盘浇铸机生产为阳极板。阳极板有什么作用?车间主任孟凡伟向记者介绍,阳极板经过电解工序可以进一步提纯为广泛应用的阴极铜产品。

“阳极精炼是火法炼制的最后一道工序,主要配备了倾转式阳极炉、竖炉、保温炉和双圆盘浇铸机。”孟凡伟告诉记者,倾转式阳极炉的原料来自闪速吹炼炉的粗铜,通过氧化还原过程进一步脱杂,利用圆盘浇铸机浇铸成合格阳极板供电解工序使用;竖炉的原料主要是电解残极和废板,直接熔化后进入保温炉,利用圆盘浇铸机浇铸成合格的阳极板供电解工序使用。记者在现场看到,阳极板通过自动化机器生产。孟凡伟说,目前圆盘浇铸机一个小时能生产大约300块阳极板。

在金冠铜业分公司奥炉电解车间,机械臂正在对经过电解后的阴极铜进行分离。车间主任王显超向记者介绍,车间内都是机械化操作,目前看到的阴极铜是经过9天电解工序后的成品,一块重量在160-170公斤,含铜量在99.99%以上。

据介绍,奥炉智慧电解系统以构建电解智能车间为核心,涵盖电解短路高精度自动检测与定位系统、阴极铜智能运输等多个子系统,系统推进智能工厂建设。项目围绕“全面感知、设备互联、数字集成、智能预测”目标,在提升铜电解精炼过程机械化与自动化水平的基础上,搭建电解车间数字孪生虚拟管控平台。通过虚实系统集成,实现对物理车间的实时可视化监控与协同操作,增强车间生产管理的可操作性与协作能力。

科技赋能:绿色转型实现“点废成金”

“从投产至今,我们始终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转型。”铜陵有色金冠铜业分公司科技创新部科长陈秋举例介绍,企业通过三大技术突破,走出一条低碳高效发展之路。

据悉,在双闪硫酸生产系统,在传统工艺基础上,新增低温余热回收(HRS)项目,将原本被循环水带走的热量转化为电能,实现制酸系统综合能耗为负,生产过程不仅不耗能源,还能为企业供电。同时,针对冶炼产生的污酸,科研团队攻关提炼出稀缺金属铼,年产99.99%纯度铼酸铵超3吨,近一年新增营业收入超2000万元,让“废物”变身为航天领域的宝贵原料。

“我们摒弃了传统燃油渣包车人工运输模式,研发智能渣缓冷运输系统,将热熔体与人员安全隔离,破解‘油火同存’的安全难题,实现冶炼渣运输方式的质的飞跃。”陈秋介绍道。

大皖新闻记者 余康生 徐琪琪

编辑 许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