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当前位置:免费免注册网站分类目录管理系统 » 站长资讯 » 最新资讯 » 文章详细 订阅RssFeed

小叶医探 | 孩子数学学不好也是一种病?医生:可能是“学习障碍”作祟

来源:头条 浏览:0次 时间:2025-10-27

大皖新闻讯 “孩子成绩总是跟不上,是不是不够努力?”“写作业时磨磨蹭蹭、经常漏字,今天学的课文明天就不会读了,怎么回事?”近年来,孩子“学习困难”成了许多家长的心头难题。

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心理科副主任医师黄媛媛在接受“小叶医探”采访时提醒,孩子学习吃力未必是态度问题,可能是“学习障碍”在作祟,家长及时识别和干预才是关键。

图片由AI生成

孩子成绩低于这个“线”?警惕!

如何区分孩子是“不爱学”还是“学不了”?黄媛媛指出,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低于同龄同年级平均水平的两个标准差,家长则需要重点关注其是否有学习困难问题。

除了关注成绩,孩子的日常行为也能看出端倪:“如果孩子写作业总启动困难、拖拖拉拉,频繁出现丢字漏字,遇到难题就想躲,平时还总爱丢三落四、做事分心,这些都可能是学习困难的表现。”

据黄媛媛介绍,在学习困难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学习障碍,它主要分为“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和“计算障碍”三大类。“很多家长将其与‘笨’、‘态度不认真’划等号,实际上这类孩子并非智力不足,只是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对文字、数字的加工处理能力出现了偏差。

拼音学不好,识字记不住?或有儿童阅读障碍

在三类学习障碍中,阅读障碍最为普遍,约占学习障碍儿童的80%。这类孩子的常见情况有三种:一是“能认不会写”,认识字却无法书写;二是“学过就忘”,刚教过的字再次见到就像没学过一样;三是“读而不解”,能顺畅读完文章,却答不出内容主旨。

针对这种情况,黄媛媛建议用“象形字教学法”帮助孩子记忆,比如通过“水”“火”“山”等汉字的象形特征,让孩子将文字与字意建立联系,慢慢培养阅读信心。她指出,这类孩子在信息加工方面存在困难,进步可能较慢,需要家长投注耐心。

如果长期训练仍效果有限,也不必强求“学业赛道”,发掘孩子在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潜能,也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写字握笔难、字迹歪?需排查书写障碍

有些孩子写字时总“肌无力”,握不住笔、字迹歪歪扭扭,甚至写不出完整的字,家长可能会觉得是“练字时间不够”。但黄媛媛强调,这很可能是书写障碍导致的。

家长首先要明确问题根源——是孩子手部力量不足,还是大脑对文字的加工能力出了问题。“如果是手部力量弱,家长可以帮孩子做些针对性训练,比如握握球、穿穿针,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但如果是大脑对文字的加工出了问题,就需要更专业的干预。”

她建议,若日常训练对改善书写障碍效果有限,需带孩子前往专业机构或医院评估,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开展恢复训练。

孩子数学差?熟能生巧是关键

还有一类常见的学习障碍,是数学障碍,在数字认知和运算上遇到困难。黄媛媛举了几个门诊中常见的例子:“有的孩子用手指数到5,就不知道接下来怎么转换到6;有的数到10后,没办法接着数到11。”

对于这类孩子,黄媛媛说:“最好的方法就是‘熟能生巧’,得多让孩子练习,通过反复的数字认知、运算训练,帮他们慢慢建立数字逻辑。”

“面对患有学习障碍的孩子,不少家长一开始会责怪孩子‘不用心’‘不省心’,这些批评往往会引发孩子的自卑和抵触,反而不利于改善。”黄媛媛强调,在训练过程中家长需耐心协助,切勿急躁,一起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见习记者 张旭凡 实习生 罗唯嘉

编辑 许大鹏